春秋時期統治晉國的智宣子有很多兒子,但是讓誰來接自己的班呢?
智宣子想讓智瑤來接自己的班,就找一個叫智果的族人來請教,大意是說,我這個兒子儀表堂堂、精于騎射、才藝雙全、能言善辯,我計劃讓他作我的接班人,老先生您認為如何呢?
這個叫智果的很有才學,否則智宣子也不會征詢他的意見,如果是一般人,一定會說,主公您高見,這個智瑤文武雙全,作您的接班人再合適不過了。
但這個智果不是一般人,他看人很準,他覺得智瑤不適合作接班人,他認為智宣子的另外一個兒子智宵更為合適。
他為什么認為知瑤不合適呢,他是這樣回答的,智瑤確實具備主公您講的五項長處,但他有一個致命的短處,什么短處呢,他的短處就是居心不仁,如果他用五項長處去作不仁不義的事,誰能和他和睦相處呢?
智果見智宣子沉凝不語,便進一步說,如果主公真要讓智瑤接班,那么智氏家族一定離滅亡不遠了。
智宣子最終沒有聽智果的話,讓智瑤作了自己的接班人。
智果便請求脫離智氏家族,另立為輔氏,以避滅族之禍。
知瑤由于品行差,無仁無義,最后眾叛親離,被韓、魏、趙三家聯合給殺了,晉國被三家瓜分,智氏也遭滅族。
只有智果一系因脫離智氏家族得以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