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你心里有塵。
我拍拍手,抖抖衣服,對著鏡子整整衣冠。
佛說:心里的塵是抖不掉的。
我茫然四顧,一片茫然。
佛說:心里的塵只能用心,才能消除。
于是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
我于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沒能領悟。
佛說: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而過。
一、前緣
我在佛前沉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天,我落下一顆憂郁的淚。
佛說:我因無愛而成佛,你貪戀凡塵如何成佛?
我懺悔。
佛說:懺悔無用。你有未了的前緣,去吧,去續你的因緣,我等你回來。
為此,我在菩提樹下求了五百年。
二、前世
佛說:前世,你是我親手種下的一株碗蓮,別的蓮都開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沒能把你清麗的容顏展現在我眼前。
我說:前生,你在我的眼睛里;今生,你在我的牽掛里;來生,你在我的血肉里。
三、約定
平時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我問佛祖:這究竟是什么意思?
佛祖無言,佛祖心如止水。
佛祖,你有感情嗎?
佛祖笑吟吟地,無比慈祥,那笑容如同容納百川的海水,深不見底。
四、緣是什么
佛說: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五、今生
佛說:五百年前結緣來,前生注定非今日。
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
六、惜緣
我說:我想忘記。
佛說:忘記并不等于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于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我開始試著將所有的懷疑與怨恨,這一切蒙蔽了美好本質的東西丟棄。
道理如此,卻很難做到, 再破碎的心,再陳舊的傷口,人卻還是堅持不停的縫縫補補,不肯丟棄。
佛問:你忘記了嗎?
我回答說沒有,或者說忘了吧,留存美好,忘記悲哀,一切自在來源于選擇,你說的。
佛笑得很開心,千百年來佛一直笑得很開心。
佛說: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
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 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七、來世
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我問:岸是何?苦海又是何?
佛說:百態之世原是苦海,看破紅塵方為上岸。
我問:若是世人都上了岸,又到何處找苦海? 又到何處找岸?
佛說:你記得回來的路,卻為何忘了人間的距離。這岸的魂,莫問對岸的魂來自哪里?對岸的魂,莫問這岸的魂渡往何方,去吧,相忘于黎明時分的奈何橋畔。
八、讓我
佛說:讓我普渡蕓蕓眾生。
佛說:握緊拳頭,你的手里是空的;伸開手掌,你擁有全世界。
那一夜之間月圓了,那一刻之后云黯了,夜來的時候借了我的心跳, 月來時我已忘卻。
佛說:你的魂已在時空間了,皮囊里裹著塵世的欲望。
九、心塵
佛說:菩提本非樹,明鏡亦無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我仍不悟。
佛說:悟有兩種:頓悟和漸悟。頓悟時,那靈性閃爍的一剎那,猶如霹靂驚醒了沉睡的大力神, 劈開了混沌。抓住火花的瞬間,才能看見自己內心的那一汪清泉。
十、問佛
佛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我說:不懂,那豈不是正不壓邪?
佛說:道是修行,魔是心魔。
我說:問世間情為何物,物為何物,歡樂趣離別苦,其中更有癡兒女。悵緣慳無情耳!生與死孰苦孰樂?
佛說: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于生滅,心便能寂靜不起一念,而得到永恒的喜樂。人因企求永遠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覺、感受,所以才會身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最后,佛嘆曰:一切皆流,無物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