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月整體分析
三個核心目標:
1.? 完成初一英語前4個單元的備課
2. 聽完《老友記》49-50集,并學習相應的講解。
3. 完成快學教育復盤文章剩余部分的書寫。
只完成了第三個目標,把復盤文章剩下的40%的內容完成了,共寫了7500字。第一個完成80%,把前三個預備單元整體學習了一遍,寫好了教案,第一單元沒看。《老友記》的目標根本沒啟動。
以上三個核心目標都與我的專業——英語教學有關,沒完成的原因,是我發現了其它的一些與自身專業能力和職業發展更相關的事情,轉而將時間和精力投入那些事情上去了。
二、各領域情況分析
一)事業
通過前一階段在快學教育的經歷,我明白了在教育機構工作與在學校工作的不同,教育培訓機構的首要目的是盈利,所以老師必須在之前就做好完全的準備,把所有學段的課本都備過一遍,滾瓜爛熟,去了就能一直上下去。而不是事先沒有全部準備好,邊做邊學,一邊備課一遍熟悉教材,不像在學校一樣。
所以我這邊最好是把初中英語的五本教材全部打通以后,再去求職,這樣去了就能派上用場。同時,我也積極在網上和線下留意一些招聘信息,也會有針對性地投遞簡歷。
1. 修改和更新簡歷,關注求職網站和教育行業網站。
?? 我把原先的簡歷在內容上做了更新,添加了新的教育經歷,在格式上也做了調整,使得簡歷看上去更簡潔,突出了“中學英語從教經歷”這一項重點。
最近也接到一些教育企業打來的電話,有從事留學英語的預備課程的,有高中英語藝術班補習的,還有去做小學生作業輔導的,這些工作方向都與我的定位有出入,不太合適,所以放棄了。
在“芥末堆”和“拉勾網”上,我看到了一些很有深度的文章,其中一篇講課外輔導行業服務客戶的疼點是什么?很多人都會說是“提分”,但新東方的一位專家說“提分”只是結果,并不是痛點,要達到“提分”的結果,應該做哪些事情才能獲得?這正應了永澄老師說的一句話: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隨緣。沒找到原因,沒做好過程,結果始終是求而不得。
2. 近快熟悉初中英語知識體系和重點考點
?我先把最近三年(2014--2016年)荊州市的中考試卷做了一遍,認真分析了每一種題型和每一道考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對比這連續三年的試卷,我感覺有以下明顯的特點:
* 常用句型的考查(it looks/tastes/feels+形容詞;it has been +?years+since..;not..until..)
* 常用動詞詞組、副詞詞組、名詞詞組以及同義詞反義詞的辨析*常用時態(一般時、完成時、進行時)的使用
*從2016年開始,重點考查語篇:句子間的邏輯聯系,每一段的主題句、推測作者的寫作意圖
*作文難度加大,得高分需要句子結構復雜,句式多樣,有連接詞,有自己的發揮。
3. 把初一英語前四單元復習了一下,知道了重難點
? 主要涉及26個字母的規范書寫以及對應的發音規則,初步培養學生觀察音標與拼寫之間的對應關系。
二) 學習
1.? 聽"職場加速器"課程,做聽課筆記,并提交作業兩次。
?? 這個項目原本不在我的3月計劃里,但當我聽過里面的課之后,尤其是關于“全腦優勢”、“九型人格”和“DISC”等有關章節后,我覺得在職場上不能吭哧吭哧埋頭做事,對于處理人際關系,了解自己和別人的思維偏好,行為風格,從而更好地進行職場溝通,這些也是不容忽視的,我之所以從上一家公司離職,跟沒有與同事、用戶(學生)以及上級進行有效溝通有很大關系。聯想到以前二十多年的工作經歷,在“情商”和“人際溝通”上多次掉坑,沒有在領導和同事們眼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導致自己工作上很被動,處處碰壁。更重要的是,我從事教育行業,本來就是與人打交道的,學生只有與老師建立了良好的感情,有親切感,喜歡老師,接下來的教學才能順利進行,好的教學效果才能談起。
基于以上考慮,我就把“職場加速器”課程的學習也納入了3月的計劃,開始認真聽課,做起作業來。目前陸陸續續也聽了30多節課,提交了兩次作業。因為只有提交了作業才能得到老師的點評,也才能聽到老師對其他同學作業的點評,所以這一塊,我花了不少時間。兩次作業都寫了1000-2000多字。
2. 看英文原版書“The Third Girl”至123頁。
我這個月看了《把你的英語用起來》,里面談到提高英語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閱讀,閱讀英文原版書,通過大量的高質量的輸入,才能帶來高質量的輸出。
說來慚愧,作為英語專業的老師,嚴格意義上來說,我一本英語原版書都沒看過。這種情況必須改變了!我不再看雜志和報紙上的短小片段文章,轉而開始專攻原版書。于是我翻出多年前買的一本阿加莎*克里斯蒂寫的偵探小說“The Third Girl"看起來,目前看了123頁。感覺大致能看懂,生詞量不大。
??? 3. 看《魔法英語之語法俱樂部》。
??????? 這是一本由臺灣的英文教授旋元佑寫的語法書。也是《把你的英語用起來》里面推薦寫得最好的英文語法書。它的獨特之處就在于用最簡單的語言把復雜的語法問題說清楚,學生不用背各種例外的語法規則,配合書中的練習,看完書后學生也就明白了英語語法。剩下的就是不斷訓練,達到越來越熟練地使用。
?????? 我只看完了該書的前三章,被作者新穎獨特的描述角度所吸引,對英語語法的理解有了新的認識,原來這樣理解就不用再硬背語法條文了,道理都講通了!大師的水平就是高!這是建立在旋元佑老師早年求學時就看了100多本英文原版書的基礎之上的。
?? 4. 聽Eslpod和Englishpd。
???? 這兩個都是英語本族人授課的播講類材料。不同于我們平時看的《新概念英語》等書籍,播講類材料是老師朗讀對話,并且對語言點有解釋講解,有背景介紹,相當于在聽一堂英語口語課。這種類型的聽力材料我以前從沒接觸過,好不容易在喜馬拉雅和網易云音樂上找到了對應的資源,現在我經常收聽里面的課程,學到了原汁原味的英語口語表達,同時也get到了相關的主題知識,如如何回答面試問題,如何請假等
5. 聽永澄老師領讀《好好學習》第四章,做筆記
???? 《好好學習》這本書我一共大概看了兩遍,一遍是粗閱讀,一遍是精讀。但這都是上個月做的,3月份這本書就沒怎么看,忙別的去了。雖然這樣,有一點還是可以拿來顯擺一下,就是成甲老師在書中提到的”反思“,我一直堅持在晨間日記中寫,每天早上將昨天做過的事回顧一下,當時是怎么想的,如何改進,至今已經寫了36天。
永澄老師分析第四章,講到了他的一個新的世界觀:
”我們每個人所認為的世界都是真實世界在各自頭腦中的投影,只有上帝才能站在上帝的視角,看待真實的世界。“(我用自己的話復述)
?這個分析給我很大的震撼,這樣說來,對于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必須持一種開放和包容的態度,這樣才有可能盡可能地接近真實的世界。
6. 閱讀《看見成長的自己》和《情商》
?? 這兩本書經久流傳的經典書籍,我都分別花了好幾個小時認真看了。《看見成長的自己》主要介紹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僵化型和成長型。后者更看重潛力和未來,前者只關注結果和眼前。思維模式影響做事情的方式和態度,這和永澄老師說的”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隨緣“不謀而合!
《情商》這本是總的概括,分析到了腦結構以及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我還需要細細揣摩。這兩本書雖然花了不少時間看,但都沒有輸出,看來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有待提高。邊看邊在本上做下筆記,寫點心得會好點,不然看過就過了。
三)家庭
1.? 教爸爸使用智能手機
??? 這個月我新換了一部手機,就把原來的小米手機給爸爸用了。爸爸也想玩微信,和親戚們和戲友們溝通,看他們發來的有意思的圖片和音頻。我以為很快就教會的,結果爸爸從沒玩過智能手機,年紀大了,記不住,每講一步都要拿筆記下來,中間還出了很多小狀況,不過現在總算學得差不多了,爸爸也很高興,平時在外也可以在手機上聽戲了。
2. 陪媽媽外出游玩吃飯三次
??? 媽媽平時忙家務,沒有很多時間外出游玩散心,所以3月份,我陪媽媽到沙市逛了下中山公園,吃了頓好吃的。另外還下了兩次館子,品嘗了美食佳肴。很開心!4月份,我打算帶媽媽去江南旅游。
?
四)健康
?3月份,我至少能做到每周跑步兩次,最后一周跑了6天。感覺最好在下午17點--18點跑步,盡可能每天都跑,現在越跑越輕松了。在剛開始跑的時候,心臟還有壓迫感,越跑到后面,越來越適應,可以變速跑。3月運動天數17天。加油!
三、問題分析
一)3月份,我最突出的問題是:
1.? 目標太分散,沒有圍繞一條“主線”展開,持續發力。
2. 看手機時間過多。
3. 沒有及時查看月目標,及時記錄進度和進行調整。
二) 原因分析
1.?? 目標太分散,沒有圍繞一條“主線”展開,持續發力。
???? 原因1:新的想法冒出來,更新了以前的認知,導致增加了新的任務,打亂了原先的計劃。
原先我是定好了3月份做兩個與專業有關的核心任務:復習初一英語課本四個單元,學習《老友記》兩集。但月中看了《把你的英語用起來》,里面談到了要想提高英語水平,最佳的方式是加大輸入,即閱讀英文原版讀物,一個英語專業的學生或老師,一本英文原版書都沒有看,這是說不過去的。這點觸動到了我,于是我趕忙翻出積壓了多年的原版書”The Third Girl“開始認真閱讀。
還有加大聽力的輸入,作者推薦了ESLpod和Englishpod這兩類材料,我找了半天,終于找到了,也開始抽出時間聽,積累口語詞組。因為這兩項我以前做的太少了,因為沒意識到,還有就是壓根不知道還有這么好的聽力學習資料。
這樣一來,前面已經背了三課,第四課就中斷了,開始看原版書聽播講類材料。因為我覺得后者對我的知識和能力積累更重要。
初一英語課本與讀原版書聽播講材料兩者是不同的知識體系,沒有重合,于是我等于3月份同時開啟兩條主線任務。
????? 原因2: 原先沒有完成的核心目標,這個月本沒有納入計劃。但看了相關內容后,還是覺得很有必要抓緊學習,于是將它增加到本月的任務中。
????? 八運會老師的”職場加速器“課程,我去年12月底就購買了。2017年1月我將學習這門課定為核心目標。1月份做了兩次作業后,感覺這門課內容很多,細細學習大概要一年,因此果斷決定暫時擱置,每個月有時間就看,沒時間就算了。但是3月份看到其中一節課講Disc,突然意識到自己在職場中關注”做事“太多,忽略了”做人“,沒有注意”人際關系“方面的東西,無意間得罪了領導和同事,要不就是上課時沒考慮學生的情緒和感覺,沒有從學生一方來思考如何讓學生對老師有親切感,覺得老師有意思,能接近。
回想起我離開上一家公司,很重要一個問題也出在”溝通“上,于是我決定把DISC、全腦優勢和九型人格等方面的章節趕快腦補一下,不然后面還會掉坑。這樣無意間又增加了一條主線任務。
2. 看手機時間過多。
?? 原因1:這是老早就存在的問題,一直沒得到很好地解決。看的要么是體育新聞,要么是網上買書,一般都是在進行大量的腦力活動之后,刷下微信。可能是由于大腦需要放松休息吧。現在盡量做到每天看手機控制在30分鐘-60分鐘以內。
? 原因2:還有可能是因為一天要吃的青蛙和蝌蚪沒有明確地列出來,寫在紙上,隨時可以看到,都是裝在腦子里(以為就那么一兩件要事,不需要寫出來),這樣沒有及時提醒的工具,就無意間放松了。以為事情都差不多忙完了。
3. 沒有及時查看月目標,及時記錄進度和進行調整。
??? 原因:懶!沒有形成隨時查看記錄的習慣。還是停留在過去的靠大腦記憶事情的狀態里。以為反正3月的目標就那么兩件大事,看不看都無所謂,記著抓緊完成就是了。但這樣做只會增加焦率,總想著這兩件事沒完成,但到底已經做了多少,還剩多少時間,應該如何調整?這些都是茫然的。到月末來總結時,一看傻眼了:竟然冒出32項計劃外任務,總耗時大大超出應有的時間,怎么會偏得這么遠?!
四、解決方案
1.明確自己的身份, 4月份回歸主線任務:熟悉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上冊1-9單元)
2. 感到累的時候,做“每日瑜伽”上的冥想練習(做著或躺著)3. 做完上月回顧和下月計劃的當天,即刻將它們粘貼到印象筆記,方便查看。
4. 將每天看手機超過40分鐘的天數做記錄,每周統計,在3天以下的為合格。
五、3月份收獲的最大感悟????
???????? 戰略就是大面積地放棄(來自八運會老師),在主線任務上持續發力,積累復利。避免低水平的勤奮。
六、4月份的主要安排
? 1. 初中七年級英語上冊1-9單元預習,列出重難點。
? 2. “職場加速器”全腦優勢章節L6-9學習,完成4次作業。
? 3. 學習《老友記》48-50集,書寫聽課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