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好書就源源不斷涌來,前腳有《人類簡史》的后續《未來簡史》,后腳就有今天想說的這本《哲學家都干了些什么》。
先來說這本書的總體印象。
《哲》,豆瓣評分8.6分,對于一個非小說題材的作品來說,分數相當高。而在我閱讀過后,也的確覺得評分非常貼切。書的主題是哲學以及哲學相關的歷史,內容淺顯易懂。
談起與哲學相關的科普讀物,比較名氣的就是《蘇菲的世界》,主題也同樣是哲學,但視角是從14歲的少女出發,書中所提的問題也相對“簡單”與“幼稚”。作者的本意,是為了寫一本書,讓初中生也能感受到哲學的魅力。初中的時候,我也買過,只記得上百的頁數,還有開篇莫名其妙的問題。沒看幾頁,就被丟棄在一旁,直到現在還在舊書架上躺著。
這是哲學書帶給我的一貫印象,枯燥和乏味,以及略帶神經質的狂想。我也很難理解,為什么哲學是所有學科之源,但這本書給我帶來了答案??荚嚽跋Φ囊雇?,我開了一盞黃色的落地燈,手捧著電子閱讀器,身體蜷縮在沙發里,靜靜的看著這本書到深夜。直到鉆進被窩,腦中還不斷縈繞著,書里所提及的哲學問題。
雖然本書描述的是哲學歷史,但寫作方式卻十分現代化。上網查了一下作者,才知道,他是一位自由撰稿人,同時也是一位哲學以及歷史愛好者??吹竭@里,你可能會提出一個問題,非哲學專業,只是哲學愛好者寫的書,能靠譜么?等一下我會得出我的結論。
作者,將古代枯燥乏味的哲學史,通過比喻的手法描述的精彩紛呈,字里行間洋溢著青春和活力的氣息。文筆吸引人是一個因素,而另一個因素,在書中也有提到:哲學要緊貼人們的生活。他想要傳遞的觀念,是通過研究哲學,從而影響我們的生活。這和《蘇》的主旨大不相同。前者通過討論哲學,來解決我們的人生困惑,而后者,則是單純的討論哲學內容。
書的信息量大,一些細枝末節的內容,要多看幾遍才能記住。就說我印象最深的幾個要點吧。
第一,哲學的進步是一層蓋一層的。就好像海浪,舊的被拍下去,新的從上面撲過來。從最初級別的概念,縱向延伸。這就好像樓上樓下,山上和山下的關系。從最初靜止的真理,到現在發展的真理。觀念是如何進步的,是本書的一大看點。
第二,哲學的困境。哲學百年大討論,對最簡單的問題,竟還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印象極深的,是書中通過量子力學,來闡述因果律的例子。
我們都會默認因果律,比如說蘋果會掉下來是因為萬有引力。你能夠找到原因,來解釋某個事情的結果。但在微觀粒子領域,因果律似乎難以成立?;蚴钦f,結果是先于原因。以隨機數舉例,電腦其實是無法產生真正的“隨機數”,更多的只是將一些舊有的數字,通過復雜的公式計算出來,得到了人們能看得見的“偽隨機”。而在微觀粒子的領域,因果律就不成立,人們無法測量到微觀粒子的具體位置。不存在確定「位置」的「原因」。這也是所謂的“海德堡測不準原理”。
我非常推薦這本書,給所有的愛好思考的人,還有喜歡思考之思考的人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