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期是指3~6歲的兒童時期,相當于幼兒園教育階段。
游戲是幼兒期的主導活動
幼兒的各種學習多是通過游戲活動進行的。
游戲是幼兒教育的最佳途徑,游戲對幼兒心理發展的作用具有其他活動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幼兒記憶的發展
幼兒后期的兒童能運用的主要記憶策略
(1)視覺“復述”策略。反復不斷地注目于目標刺激。
(2)復述策略。不斷地口頭重復要記住的東西。
(3)特征定位策略。捕捉突出的、典型的特點作為記住事物的“要點”(兔子的長耳朵)
因此為了讓幼兒能更好地記住詞語,可引導其把詞干與事物的具體形象聯系起來。譬如,在讓幼兒記住“大象”一詞時可做引導:你覺得大象最突出的東西是什么?在與幼兒的多次互動后,幼兒記住了大象有著長鼻子。在往后回憶“大象”一詞時,幼兒就會聯想到長長的鼻子。
幼兒思維的發展
邏輯思維初步發展,幼兒提問題的類型的變化表現在從提問“是什么”的模式向提問““為什么”的模式變化。為了維護幼兒的正確認知,對其問題不可亂答,在其問及自己不懂的問題時應查閱資料再回答。
幼兒言語的發展
因為幼兒期是掌握口頭言語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應引導幼兒多進行口語表達,可引導其對學校生活發生的事情進行描述或引導其講故事,并且在聽其描述時應給予回應,如點頭、眼神或口頭上的回應。幼兒期的言語發展水平,將會影響到他們未來從事的職業和社會交往的能力。3~5歲是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發展的快速時期。
自尊是最值得重視的幼兒情緒體驗
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影響兒童自尊的因素
1.父母的教養方式
高自尊的父母教養的特點有四個:一是溫暖、關愛,積極接納孩子的特點和需求,熱心參與孩子的游戲等活動;
二是嚴格要求,要求明確,但不采取強制性的管束;
三是民主,對有關孩子事情的決策,是給孩子表達觀點的自由,耐心聽取他的意見;
四是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典范。
2.同伴關系因素
建立同伴友誼關系和被集體接納是自尊體驗的兩個重要因素。朋友的親密程度高和被集體接納的程度高是自尊的重要需求,親密感有利于建立依戀與社會支持,有助于緩解壓力和消極情緒的影響。
切忌在公共場所指責或者打罵孩子
切忌采用羞辱性教育方式比如說孩子笨、什么都不懂之類的話語
兒童發展的第一逆反期
第一逆反期的表現是幼兒要求行為活動自主和實現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這是發展中的正常現象。其主要年齡是3~4歲。
逆反期幼兒的行為表現在于:要參與成人的生活活動,自以為別人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干,并大膽付諸實際行動;自以為能干的或自己能做的事情被被被成人代做,往往堅持退回原狀態,自己重做;常常逆著父母的意愿,說“不”,并按自己的愿望說“我自己做”;喜歡聽“你真棒”等表揚。
?父母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地進行教育
第一、父母要明確認識到第一逆反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正常現象,并應積極而又理智地面對。
第二、父母要正確認識到第一逆反期的矛盾焦點,孩子出現超出自己實際發展水平的“長大感”,而父母對幼兒的“長大感”認識不足,應對不力,引起反抗。
第三、父母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地幫助兒童,指導兒童并創造條件,適宜地滿足兒童的發展需要。
其一,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通過游戲活動,特別是扮演社會角色的游戲活動,以滿足他們參與社會生活活動的需要。
其二,培養并持之以恒地訓練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能力,以體現他們的“很能干”的價值感。
其三,了解兒童的特長和優勢,創設條件,有針對性地培養認知方面的、藝術方面的或其他方面的才能,使兒童獲得成就感。
其四,以民主型等的良好教育方式,正確地選擇、積極地引導,幫助兒童順利度過人生的這一個重要轉折期,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6歲的幼兒渴望自己做事情,但是如果付出的努力失敗的話他們就會感到內疚。這一階段的兒童傾向于獨立。通過給孩子提供獨立行動的機會,同時給予指導,父母能夠支持和鼓勵孩子的主動性。當孩子面對失敗是父母可給予適當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