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為兒子的學習很是苦惱。

起因就是有次他不寫作業就拿給我簽字,企圖蒙混過關。被我識破后,自然是河東獅吼--懷柔政策--嚴重警告。事情處理完畢后,他安然入睡,我卻在床上輾轉難眠。

不寫作業就拿給我簽字!這說明什么問題,往大了說,就是撒謊!就是品德問題!!往小了說,也至少是個學習態度不端正!他才二年級,就出現這種情況,以后進入青春期怎么辦?想到這些我的情緒越來越激動。

三年級,數學會有接踵而來的杯賽;語文會有楚才杯;英語會有背也背不完的單詞。現在二年級就學會偷奸耍滑,以后如何管理!還想著現在加足馬力沖刺數學,為日后的小升初奠定扎實的基礎。可他老人家連基本的作業都不做了,心思哪放在學習上!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事后跟他聊天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他所有的回答都是不知道。為什么會不寫作業,他答不知道;當時是怎么想的,他答不知道;以后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嗎,他仍然答不知道。感覺他就是一塊木頭,無法從做思想工作上入手。

第二天,我跟他語文數學老師溝通,請求他們更加嚴格要求兒子;我向同事求教該如何教育孩子;我跟媽媽討論該如何遏制這種事情的再次發生。不做作業事件顯然成了我生活中的小型炸藥,讓我亂了陣腳。

那天,兒子在寫作業,我從書柜挑了本書在旁邊看著,那是本《活出全新的自己》,張德芬著。

看著看著,我突然想起她的第一本書里著名的那句“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我閉上眼,想著最近發生的事件。嗯,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自己的投影。對兒子的事件為什么反應如此之大?我反思。是自己的焦慮。我焦慮平日聽話的兒子會超出我的掌控,我焦慮規劃好的路線會出現偏差,我焦慮別人會看我的笑話。

為什么會焦慮?源于內心的不自信。我和他爹都是工薪階層,家里還有個呱呱學語的老二,我們給不了他們物質,我們供不起他們出國,我們沒有信心跟他們說“享受童年吧,一切都有我們在”。我們就如眾多中國父母那樣,盡可能的提供條件,希望孩子們憑自己的本事奮斗出一片天地來,就是所謂的望子成龍。

當一個人把希望都寄托在另一個人身上,他也就迷失了自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我的喜怒哀樂,應該全由我心而起。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我只是一個引導者,我不能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投射到他身上,他只是個孩子,不應負重前行。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當我輕念這句話時,它好像有股魔力,讓我超脫在事件之外,能夠全然的面對所發生的一切。它提醒著我,所有的情緒都是我內心的投射,不是外在的人或事引起的;它提醒著我,與其從外界找原因,不如豐盈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內心充滿了愛,讓身邊的人感受到愛、平靜和力量。

想通這些,我輕喚兒子,抱著他,對他說: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

兒子并不懂我為什么會突然這樣,但還是抱緊了我,說:媽媽,我也愛你。愛,在我們之間流淌,靜靜的享受此刻,我心平靜。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