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煮蛋的方法和關鍵技巧
這周主要跟大家分享“煮”這個烹調方法,雖然常用,但是其中也有很多技巧和講究呢!今天我們首先來看如何“煮雞蛋”。
煮雞蛋也是個技術活,操作不好可還是會遇到一些難題的:
【煮的時間太久】:蛋黃質地變粉,特別干噎難咽,尤其小朋友不喜歡吃。蛋黃周圍還會出現一圈青綠色物質,是蛋黃過度加熱后產生的硫化物,會有一股特殊的味道,算是煮蛋失敗的典型特征了。
【容易煮破】:出現蛋白甚至蛋黃都“破殼惹出”了。賣相不好,也算失敗了。
今天分享幾種不同的煮蛋方法和技巧:
? 白煮蛋
以下是白煮蛋的幾點核心要素:
【水量】:沒過雞蛋,避免露出水面的部分蛋清不容易熟透(所以鍋可以小一些)
【溫度】:如果是剛從冰箱拿出來的雞蛋適宜冷水下鍋,避免出現破裂。常溫蛋(冰箱中拿出在常溫中放置30分鐘以上),可以冷水下鍋,也可以沸水下鍋。
【時間】:冷水下鍋,煮沸后,改為中小火,再計時煮4分鐘,撈出后放入冷水使其快速冷卻,便于蛋殼脫落。常溫直接下鍋總計6分鐘。
?雞蛋對溫度與煮的時間的敏感會非常直接的體現在白煮蛋上,多一分鐘少一分種都會呈現不同的狀態
3分鐘蛋的狀態:蛋清剛剛凝固,蛋黃幾乎還沒開始凝固,可以充分流動。
4分鐘蛋的狀態:蛋清完全凝固,蛋黃凝固了一半,中心非常柔軟。(我最喜歡)
6分鐘蛋的狀態:蛋黃幾乎完全凝固,但是蛋黃整體仍然非常柔軟,不會出現干、粉的口感。
由于雞蛋大小、每次煮蛋數量等多種因素影響,最終呈現的結果會略微有些差異,大家可以根據以上三種狀態的時間參考,根據自己喜歡的口感來選擇。
? 荷包蛋
煮面條或者煮湯時臥個荷包蛋也是很多人非常喜歡的,如何煮好荷包蛋呢?
?這兩個的關鍵點要知道:
【溫度】:蛋入水時,水不要沸騰(底部開始有微微的小白泡,但并未沸騰),沸湯狀態下打入雞蛋,蛋清就散掉了。
【力度】:輕輕的將蛋滑入鍋中,而不是騰空而下。也可以放置在一只湯勺中下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