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了《如何挑選伴侶?你挑對了嗎?》也是有感而發,因為我著實覺得我老公挑對了人。
我和老公相識于我大學畢業那年,7月畢業11月相識,當時我還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正式工作,只是畢業后去聯通面了個試,被留在了他們辦公室工作,好像當時連個合同都沒有給我簽。
我和老公相識后相處得很開心,他倒是沒有問我是不是正式員工,也沒有問我的工作內容,更沒有要求去單位看看,現在想想當時哪怕是欺騙他我在聯通工作他也不會察覺。
大家看了昨天的文章應該知道我們算是閃婚,結婚后老公有一次說到,我婆婆后來知道我不是單位的正式員工,有點不樂意了,但那時我們已經訂婚了,所以也沒有再說什么,但心中很是不快,因為我公婆一家人都是體制內上班,很重視未來兒媳的工作,沒想到兒子挑來挑去挑了個非正規軍。
不過后來我還算是爭氣,在結婚前考上了我們城市組織的事業單位考試,所以在結婚休完婚假后直接就去新單位報到了,因此婆婆沒有再拿我工作說過事兒。
后來我問老公,當時相親時是你看上我了?還是你媽看上我啦?我老公說都看上了。我說你媽那么挑剔,聽她打電話總會說到誰誰那樣的兒媳婦兒不行之類的,快說說你媽到底是看上我哪兒了。
老公說,他媽是看上我的學歷了。因為他媽媽認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要懂事一些,雖然在我看來關于學歷其實不必看那么重,而且也沒那么準,但若只把學歷當做一個擇偶條件也不能算錯,尤其是在正規大學接受過正規教育的。因為哪怕在大學中沒有好好學習,但畢竟在大學中感受過熱烈的學習氣氛,也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更有一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不僅通情達理,也更有利于后代的教育。
非常傳統的婆婆觀念雖有些老舊,但關于挑選兒媳婦的標準還有一定的道理的。前幾天老公還告訴我,婆婆看到我滿滿當當的書柜偷偷的給我老公說,你看你找個上大學的媳婦兒多省心呀,家里不用操心,教育孩子也不用操心,娶個好媳婦兒很重要吧。
甚至連我媽都說我老公有福氣娶了我這樣的妻子,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有能力會育兒,還沒有不良嗜好。雖然我媽夸的有些過頭了,但不得不說我老公的確挑對了人。
寫到挑選對象的三個標準:一是有契合的價值觀,二是有理財知識,三是熱愛讀書寫字,雖然當時老公認定我時應該沒有照此標準,因為據他所說,他只希望找個濃眉大眼長發齊肩的女孩兒,他只看長相和感覺,剩下的全由婆婆把關。雖然很多人不贊同這種方式,在我知道老公是這樣挑選的時候也覺得不開心,覺得他太媽寶男了,但這樣也有一種額外的好處,就是減少了很多的婆媳矛盾。
我媽媽總是愛說你們現在年輕人都戀愛自由,只要你們相中了,我們做老人的也不會不同意。我之前認為我媽這樣說是尊重兒女,但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見到破裂的婚姻越來越多,我變得不再認同這種觀點。有一次我和我媽談,雖然現在不尊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作為父母該盡的責任應該盡到,該說的話、該作出的提醒也應該去說,因為子女們都沒有經過社會的歷練,沒有完整的世界觀,看人看事也都不全面,作為父母不一定要竭力的去破壞子女的戀愛,但一定要將是非曲直告知子女,讓他(她)對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個心理準備再作出決定,如若還固執己見,那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做出的選擇。但如果只是順著子女的心意去,而沒有將子女應該知道的選擇標準告訴他(她),那么他(她)將來或許會后悔,或許會,責怪父母,當然父母這樣做不是說為了避免子女的責怪,而是盡到父母應盡的一種告知義務。
我媽同意我的觀點,但是我媽她可能從來沒有想過這么多,只希望孩子們可以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家庭條件也還不錯的人結婚,算是很樸實很樸素的觀念。我后來也和她說過我婆婆選擇我當兒媳婦兒的原因。我媽由衷的說了句:人家可真不是在挑媳婦兒,而是安排自己兒子的后半生啊。
所以我覺得我老公很有福氣,但是我也算是一個運氣很好的女孩。因為在第一次見面中就找到了一個一見鐘情、有緣有份的伴侶,沒有不良的嗜好,全心全意照顧家庭,對我也關懷備至。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所以,該挑選時一定要好好挑選,而且應該把一些必要條件當作挑選的原則,而不是胡亂設置一堆挑選條件,要么,到最后挑來挑去挑花了眼,要么就是誰都看不上,耽誤時間,浪費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