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您有一份來自9012年的英語啟蒙攻略,請查收!

圖片發自簡書App

英語啟蒙絕對算得上是當今雞娃界重頭戲,可能是我們這代父母在英語學習上走過太多彎路,所以總想抓住啟蒙黃金期,早一點培養出雙語寶寶。有種說法是:寶寶生下來都是“世界公民”,做好了學習任何一種語言的準備,并且不會相互干擾。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種說法雖然有一定科學依據,但是實際情形中,由于缺少語言環境、家長不了解語言學習規律、學習資源良莠不齊,使得很多家庭的英語啟蒙都浮于表面,看似熱火朝天實則原地踏步。

比如“磨耳朵”、“刷原版”的啟蒙方式,我曾經也不假思索地執行了一段時間,但有時候感覺磨耳朵的音頻好似成了背景音,而且隨著孩子中文強勢日益凸顯,有時很排斥媽媽用英語講故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為何人人吹捧的啟蒙方式效果不盡如人意呢?于是我找來很多英語啟蒙大咖的書一本本的啃,想找出答案。看到大咖們培養出的英語牛娃一個比一個厲害,我也像打了雞血一樣,恨不得全盤照搬馬上安排,但是細細研究,又發現這些書中的觀點也常常打架。

比如幾歲開始給孩子英文啟蒙?啟蒙時是用故事繪本還是分級讀物?讀英文繪本時是否要中文翻譯?......每位老師觀點都有或多或少的分歧。著書立論尚且如此, 更不用說公號、論壇里隨便拼湊幾個觀點,引用幾個個例的碎片文章了。

于是我開始思考這些不同觀點背后的原因,以及普通父母如何博采眾長,從宏觀角度把握英語啟蒙。

本文參考書目

本文將結合這些著作,系統梳理主流的英文啟蒙理論,找到語言學習中的普遍規律及有效方法,同時立足當今時代發展特點,給出個性化學習路線的制定建議,希望對寶寶們的英語啟蒙之路有所幫助。

首先,我將市面上常見的幾本英語啟蒙書籍做了一個簡單的整理,大家通過表格可以對其理念略知一二。

英語是目的還是工具

表格中提到的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三位老師都是來自中國臺灣的英語親子閱讀推廣人,也許是因為他們養育孩子的年代原版英文童書開始大量涌入市場,生動有趣的繪本自然要比枯燥無味的教材更適合啟蒙,所以這三位老師的關注點基本都圍繞著如何通過繪本學英文,但是繪本閱讀之外的層面并沒有過多討論。

而另外兩位著書時間較晚的老師,海嵐、蓋兆泉老師,都提到了通過英語而學,這是一個值得對當今父母敲黑板的理念。

電視劇《知否》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臺詞: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任何啟蒙或教育都應該看得長遠,以終為始。

電視劇《知否》臺詞

退回20年,英語教育還是以學校教育為主,我們的父母僅僅能認識到英語啟蒙的重要性就算是很超前了;如今,家庭英語啟蒙已經十分普及,可以預見10后、20后們的英文水平會有整體大幅提高,僅僅將能使用英文交流、通過升學考試作為英語學習的目標未免太過狹隘,也不足以贏得競爭。

在未來20年內教育考試制度基本框架不變的前提下,英語啟蒙的目標是讓應試體系下的孩子學的英語有用,我們要把英語啟蒙的過程作為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過程,讓孩子學會用外語獲取和傳遞信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雙語學習者。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所以海嵐老師在書中說“英語啟蒙的開始年齡并不是決定啟蒙成功與否的關鍵,關鍵是家長的理念和采取的方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她認為孩子小時候接觸英語,除了學習語言本身,更重要的是通過語言實現教育功能。

而蓋兆泉老師更加注重英語學習的實用性,提倡通過科學啟蒙為將來用英語學習學科知識打好基礎,她在書中為有出國留學意向的孩子制定了一個10年(3-12歲)的英語學習規劃,力求學習進度與美國同齡人保持同步,讓英語真正成為獲取知識的工具,而不是知識本身。

英語成為有力工具的典范

蓋老師的兒子Gary按照上述規劃,從5歲開始英語啟蒙,小學三年級時聽讀了大概800本英文章節書,通過PET考試(劍橋五級考試第二級),五年級時通過FCE考試(劍橋五級考試第三級),這個考試詞匯量要求為6000詞,而目前高考的基本詞匯量要求只有3500詞。

這個規劃目標和成績聽起來是不是很超前?然而時代發展之快,牛娃數量之多總是讓人錯愕,《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一書出版于2015年,僅僅過去4年,在今年6月份的劍橋五級考試報名中很多家長竟然連考位都搶不到。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說這些不是為了制造焦慮,只是為了提醒家長,語言學習充滿了個性化,啟蒙開始前,家長要緊跟時代發展趨勢,結合家庭環境及孩子教育路線進行一個系統而長期的規劃,既不能拔苗助長破壞孩子學習興趣,也不能孤陋寡聞拖孩子后腿,通過什么考試是次要的,有計劃的堅持科學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二語習得——英語啟蒙密室的鑰匙

通過總結以上啟蒙著作發現,老師們都無一例外地都摒棄了傳統的外語語言學習模式,這主要與中國近三十年來應試英語教育所造成的失敗實踐有關,據說中國是所有英語非母語的國家當中,英語學習所花時間和精力最多的國家,從小學到大學,16年的時間,很多人學會了考試,但卻飽受啞巴英語之苦,面對原版讀物時也常常是一團亂碼。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果你想為孩子開始英語啟蒙,起碼要先知道哪些不能做,背單詞、學語法、靠翻譯是已經被實踐證明的低效率語言學習方法,兒童英語學習要遵循其特有的規律,那就是習得重于學得

什么是習得呢?習得是一種無意識的輸入和吸收,是一種隱性的學習。我們常常認為小孩子的記憶力好所以要趕緊教孩子學知識,事實上語言并不是依靠記憶的“知識”,而是在真實自然的語境中通過具體含義習得的“技能”。

一直以來,中國孩子學的英語都是外語,即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學了也基本不會在生活中用,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假設我們從小隨父母移居美國,在家和父母說中文,在學校用英文交流學習,這個時候我們學的英語叫二語,即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

沒有母語的環境,又不甘心學習脫離實際的外語,那可以借鑒二語習得理論。二語習得是外語教學界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已有40年的發展歷史,而聽力先行是二語習得的重要觀點,即學習任何一種語言,最關鍵的都是學習這種語言的聲音。

我們常說要建立英語思維,其實思維即聲音。比如你可以假設正在和一個美國人探討“為什么學英語?”的問題,在你腦海中一定有某種聲音嗡嗡作響,而不是一堆文字滾動出現,如果你腦海中的聲音是英文,那說明你已經建立了英語思維,如果沒有,那在真實的交流情景中很有可能會用英文去翻譯腦海中的中文聲音。

聲音與圖像直接對應

所以初期啟蒙的重要任務是,為孩子打造一個沉浸式的英文聽力環境,幫助孩子建立英文聲音與圖像或情景的直接對應關系,例如和孩子一起聽英文童謠、讀原版書、做英文親子游戲等等,即使每天只有1小時左右的時間,也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輸入的過程是是非常愉悅,沒有壓力的,而不是伴隨著家長的耳提面命、抽考提問,那樣的話“習得”就變成成了“學得”。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中國孩子學習英語采用二語習得法,有兩個容易出現的誤區,一是完全照搬理論,忽略實際短板。考慮到國內語言環境的不足以及父母的英文水平有限,中國孩子的英文靜默期和聽說期可能會比ESL學習者的時間更長,同時要在短時間內“刻意”地復現習得語料,才能彌補語境的不足,保證聽力輸入的質和量。要求孩子聽過幾遍就復述、跟讀,或者越過聽說直接進入閱讀,都是急于求成的做法。

二是過于看重“習得”走入極端。其實“學得”本身并不是錯誤的學習方法,只是不適合剛開始啟蒙的幼兒。高級別的讀寫技能都是要通過“學得”來實現的,例如學習語法,實際上是學習語言的“知識”,總結之前“習得”語言的規律,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輸出的質量。一個可以參考的做法是,小學前以“習得”為主打好基礎,培養興趣,上小學后系統的學習一套教材,小學高年級時“習得”和“學得”的比例各占一半,齊頭并進。

故事書能喂飽孩子嗎?

近年來,磨耳朵、讀繪本是家庭英語啟蒙中很受歡迎的兩種方式。前者,我們很容易被“磨”的精神所感動,給孩子反復播放英文材料,童謠也好繪本也好,突然有一天孩子“開竅”了;后者,一想到孩子是喂故事書長大的,我們就會覺得這是一件多么浪漫和充滿人文情懷的事情呀!其實無論是磨耳朵還是讀繪本故事,我們都要辯證地來看待。

圖片發自簡書App

首先從磨耳朵大師廖彩杏、喂故事大師汪培珽兩位媽媽的養育方式說起。這兩位都是全職媽媽,一個是英文教師,一個有海外留學背景,可以說英文基礎都不差,他們的家庭語言都是以中文為主。廖彩杏孩子5歲開始英文啟蒙,平均一年接觸150本有聲書故事書,讀公立學校,但有家庭外教;汪培珽從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親子共讀,孩子上小學前平均每天都要花一小時念故事書,讀國際學校。

所以從英語學習的角度來看,純粹通過磨耳朵、讀繪本進行英文啟蒙并獲得成功是有前提條件的,如父母英文水平要較高、平日陪伴孩子的時間要多、孩子從小的閱讀興趣和習慣(不僅限于英文)要好,適當的時候父母還要能為其提供語言環境。

而有些父母明顯不能滿足這些條件,但卻斷章取義的照搬這些做法,比如孩子還沒有讀過繪本并不理解內容,就簡單粗暴的播放音頻給孩子聽;又比如效仿在家不說英文的做法,但卻不能通過單純讀繪本保證聽力輸入量,也沒有學校語言環境的加持,喂故事書就成了一種效率低下的習得做法。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實在實現 “通過英語而學”的啟蒙目標下,繪本故事是有其天然優勢的,比如通過親子共度建立安全信任感,通過閱讀繪本促進孩子情緒情感發展,培養社會能力、認知能力、安全意識、跨文化意識等等,我們都可以在英語語境下實現這些教育目標,但前提是孩子能理解繪本的內容。

但同時原版繪本也確實有其局限性,例如繪本故事基本都是虛構類題材,可能導致孩子閱讀技巧不全面、學術詞匯量不夠;從英語學習本身的角度來說,繪本不具有體系性,不能量化難度等級,可能包含生僻的單詞和用法,對早期英語啟蒙來說可能效率較低。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所以蓋兆泉老師建議直接使用體系成熟的分級讀物來進行英語啟蒙,用分級讀物來學習語言固然是好,但是不得不承認,歐美國家的童書出版和創作確實比國內成熟不少完全,放棄畫面精美,語言考究、故事生動的繪本著實有些可惜,那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將二者得優點結合起來呢?我認為運用海嵐老師提出的主題+任務/項目學習模式就可以實現。

主題式學習——家長“刻意”的教,孩子自然的學

啟蒙中活用主題式學習的方法,先確立一個主題,然后把涉及這個主題的語言資源進行整合,這樣就可以讓主題中涉及最多的詞和相近的表達方式在不同資源不同情境下高頻率的復現,最后以一個任務/項目來培養孩子的語言表現力。

比如圍繞“食物”這個主題進行學習后,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引導其制作一個超市食品購物清單,小一點的孩子可以帶去超市,指認需要購買的食物。

mi?ni超市

實踐中家長可以將分級讀物作為一條閱讀主線,或者作為家長設計主題式學習的靈感源泉,由這條主線延伸出不同層面的活動。

例如觀察到孩子對某本分級讀物里面猴子的形象感興趣,就可以確立一個關于“猴子”的主題,然后盤活手中的資源,涉及這一主題的童謠繪本有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故事繪本有Dear Zoo、From Head to Toe,非虛構類讀物有美國國家地利分級讀物、DK百科系列等等。這些材料讀完之后,可以設計一個美工任務,如制作一副小猴子的拼貼畫,捏一個猴子形象的黏土等等,并在過程中用英語和孩子簡單互動。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還可以將一些比較經典的繪本讀物進行不同主題的切割,如《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可以用來講食物名稱,講星期幾的表達,也可以用來講生命周期,因此主題的確立可大可小,非常靈活,重要的是觀察和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和關注點。

主題式學習要求家庭中的閱讀資源達到一定量,并且涉及的類型要多樣,故事性和非故事性都要有,繪本、雜志、字典、百科全書、童謠詩歌這些不同形式的材料都可以提前囤一些,讓孩子充分的橫向閱讀。可以照著書單囤書,但想要主題式學習信手拈來,家長要對這些資源有一定的了解,起碼買回來要粗略的讀一遍,做到心中有數。

英語啟蒙各階段目標及方法參考

下面我將蓋兆泉老師和海嵐老師的啟蒙階段劃分進行了整合,結合ESL學習的各個發展階段和目前大多數孩子的英語“語齡”,提供一些具體的英語啟蒙方法,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加減法。

啟蒙前傳:雞娃請先自雞

有人說“孩子的英語水平,是絕對不會超過教他的那個人的英語水平的”,如果家長的英文水平達不到張口就來、提筆就寫,那建議啟蒙前盡量先提升一下自己的英文水平和自信,可以不用糾結口音是否地道,但是力求準確。推薦《萬用親子英語》、《跟小小孩說英語》作為家長讀物,練習日常互動。

《跟小小孩說英語》

英文親子共讀的學問就更大了,很多媽媽興致沖沖地買來原版繪本,還沒讀上幾句孩子就興趣索然的走開了,令人十分沮喪,其實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家長用英文讀繪本時自己就表現的不自然、沒意思。

所以一本讀物拿到手,家長要先做功課,不確定的發音要先查好念熟,繪本的互動拓展要提前設計安排好。一本書不一定要逐字逐句念完才算共讀成功,如果孩子只能專注1-2分鐘或者1-2頁,那就利用好有限時間,抓住興趣點,只突出某個主題即可。關于繪本互動和拓展的方式可以參考吳敏蘭老師的書,后面也會講到一些共讀的小技巧。

《繪本123:每個媽媽都能勝任英語啟蒙》

第一階段:語言靜默期

關鍵詞:引導并尊重

目標:點燃興趣,建立語言好感度,積累1000聽力詞匯量

材料:

1、語言結構對稱,押韻詞重復出現的童謠和繪本,培養語音和因素意識,如Super Simple Songs、鵝媽媽童謠、蘇斯博士、艾瑞卡爾繪本等。童謠是磨耳朵絕佳材料,但也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可以配合書中圖片或家長做動作幫助孩子理解。

《彩虹兔歡唱童謠》

這些啟蒙材料重在感受語言的韻律,聽過后可以設計成簡單的押韻游戲,如:Rain rain go away /Coming again another day /Baby wants to play ……家長唱前半部分,寶寶接最后一個詞,引導孩子注意到相同的音素。

關于花多少時間進行語言韻律的啟蒙老師們有著不同的看法,如安妮鮮花的著作基本都是圍繞自然拼讀展開,所以韻律啟蒙作為先導也被看作是英語啟蒙的重中之重;海嵐老師也認為應該讓孩子暴曬在押韻語言中,培養良好的語感;而蓋兆泉?則認為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韻律啟蒙和自然拼讀上,這只是語言學習的一個很短的階段。

仔細分析蓋的啟蒙實踐發現,她的孩子從5歲啟蒙英語,之前的母語基礎已經非常好了,學自然拼讀時已經學過了漢語拼音,所以很容易進行知識的遷移,而且學習英語的主要目標是能在中學階段進入美國學校實現無縫銜接,所以蓋的啟蒙路線整體偏向高效而非全面。

但現如今孩子的英語啟蒙年齡普遍較早,中文英文甚至有齊頭并進之勢,學習自然拼讀的年齡或早于漢語拼音,所以如果英文啟蒙比較早,有較多的時間去感受語言的韻律節奏,還是盡量不要省略。而且我個人認為語言的韻律性,一定程度上也是語言的美感所在,押韻、重復、對稱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內心的平靜,有助于幼兒的心理及情緒發展。

押韻學得好,Rapper不發愁

2、趣味性比較強的分級讀物或系列故事,如餅干狗、皮特貓、藍登書屋系列。不需要要求孩子完全讀下來,可以結合主題式學習,選取其中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共讀,共讀可以借助點讀筆、早教機,但不能完全代替家長。

3、簡單的動畫片,如天線寶寶、小鼠波波等,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對動畫片的接受性更好,可以適量提供,但最好和孩子一起看,如有喜歡的動畫片,可以提取喜歡的動畫片音頻給孩子聽,也是磨耳朵的一種方式。

方法:名詞指著說,動詞TPR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管你是幾歲開始給孩子啟蒙英語,在初期聽力積累階段,都可以采用這個方法。名詞指著說很好理解,家長可以指著物品說英文,也可以家長說英文,讓孩子來指認,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親子閱讀都可以運用。

動詞TPR指的是全身反應教學法,即家長說簡單的動作指令,孩子聽到后根據指令做動作。這個方法可以被設計成很多親子互動的游戲,比如和孩子一起聽兒歌If you’er happy clap your hands,引導孩子做出拍手等動作。

TPR適用于各個階段的語言學習者,但是對初學者是最有效的。通過這個方法,即使在家長英文水平很一般的前提下,也可以幫助孩子快速獲得300-400個基本的名詞和動詞,拿到進入原版資料的大門的鑰匙。

第二階段:早期輸出階段

關鍵詞:在互動中使用語言

目標:3000聽力詞匯量

材料:

1、可以選擇一套簡單的分級讀物作為閱讀主線,如RAZ、牛津樹(家庭版或剔除自然拼讀教學部分的學校版)。原版讀物可作為興趣拓展,注意兼顧虛構類和非虛構類,具體來說就是故事繪本、百科知識等題材都要涉獵一點。

牛津閱讀樹家庭版

這個階段孩子有了更多理解上的需求,所以在選材上我們要遵循i+1的原則,即在孩子現有水平的基礎上,增加一點難度,靠推理猜測也能理解大概,同時要保證“1”的循環有效增加,不斷將“1”內化為“i”。很多分級讀物都是參照這個原則編寫的,這也是分級讀物相較于繪本的優勢。

2、通過字母繪本、字母積木,字母拼圖,學習一些字母知識,如區分字母大小寫,字母和字母發音的對應關系,此階段根據孩子興趣和接受能力稍作了解即可,主要是為下個自然拼讀階段的學習做個預熱。

方法:

1、培養語言表現力。這個階段的ESL學生,大概已經能夠理解并使用1000個左右的單詞,但是輸出能力有限,所以家長啟蒙的重點是引導孩子“使用”英語,比如讀原版讀物的時候可以和孩子進行具體的互動提問,回答時可以先用中文答,也可以用手指,也可以只回答yes/no,實現可理解性輸出。

如果家長對自己的英文沒信心,可以在這個階段為孩子選擇線上或線下的外教口語課,有條件的可以通過就讀雙語幼兒園來實現口語輸出。

圖片發自簡書App

2、培養英語文字敏感度。可以將家里的物品配上英文標簽,目的不是讓孩子記單詞,而是感知英文文字;閱讀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引導孩子觀察書的封面封底標題目錄附錄,形成印刷品的概念、了解書的功能,國外閱讀非常重視書名、作者名等封面信息的提取,也是尊重著作權的文化一種體現。

3、關于閱讀過程中是否需要中文翻譯,如果孩子在2歲前從聽童謠、讀簡單讀物、做親子游戲開始英文啟蒙,結合TPR、主題式學習,會大大降低英文閱讀時的排斥性,因為中文強勢尚未建立,而且都是可理解性輸入。如果家長偏愛繪本啟蒙,上來就讀原版,那孩子要求聽母語是很正常的表現。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果已經過了低幼階段,孩子覺得童謠或低幼讀物很沒意思,或者家長覺得自己完全不能在生活中說英文,只能從原版繪本或分級讀物開始啟蒙,可以配合中文翻譯,但是盡量不要逐字逐句生硬的翻譯,大體翻譯一下情景,重要的單詞短語進行指認,翻譯三遍左右,慢慢再過渡到英文,盡量不要破壞孩子閱讀的胃口。

第三階段:初級實用口語表達階段

關鍵詞:自然拼讀承上啟下

目標:實現自主閱讀

材料:

1、自然拼讀教材及分級讀物,如牛津閱讀樹(學校版)、棒棒幼兒英語Phonics Kids、學樂word Family、Hooked on Phonics套裝。選擇1-2套家長好上手、孩子感興趣的教材認真讀完即可。

2、高頻詞學習教材,如:Sight Words Reader、Saalin莎林220卡高頻詞、stallfall網站

自然拼讀學習詞典

方法:

這個階段的ESL學生能夠掌握3000個左右的單詞,這種掌握指的是能夠根據語境理解并使用,而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理解的英漢互譯。積累到3000的聽力詞匯量后,就可以開始系統學習字母和自然拼讀法,把聽力詞匯轉化為閱讀詞匯,實現自主閱讀。除了在家中閱讀自然拼讀分級讀物,也可以通過線上線下課程學習自然拼讀。

自然拼讀法適用于啟蒙早、閱讀量大、聽力基礎好的孩子,但自然拼讀并不是萬能的,不能解決所有拼讀問題,所以還要學習一些高頻詞作為自然拼讀的補充。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個階段要繼續培養孩子的“語言表現力”,并且通過含蓄的方式糾正口語中的語法錯誤,比如先肯定孩子表達的內容,再用正確的表達方式“復述”孩子的話。

第四階段:中、高級語言表現力階段

關鍵詞:由“習得”向“學得”過渡

目標:6000詞匯量

材料及方法:

ESL學生在此階段能夠逐漸掌握6000個左右的單詞,差不多就是考FCE的詞匯量。這個階段其實已經超越了英語啟蒙的階段,一些精讀和寫作的學習家長應該放手交給專業老師,特別是糾正口語和寫作的語言錯誤在這個階段顯得尤為重要,而普通家長基本是做不到的。

所以在學完自然拼讀能實現自主閱讀后,孩子差不多在上小學前后,可以選擇系統地學一套教材,由專業老師教授語法、精讀、拼寫及寫作。

分級讀物、橋梁書、初中級章節書可以作為這個階段家庭閱讀讀物,閱讀量大概是泛讀分級讀物300-1000本,啟蒙初期的分級讀物可以再拿出來,由原先家長讀,變成自己讀。

圖片發自簡書App

分級讀物后期大部分是非虛構類,可以加入橋梁書調味。慢慢由橋梁書過渡到章節書,大概一年讀25本初級章節書,聽讀一共100本章節書,如神奇樹屋、內褲超人、老鼠記者;中級章節書每年讀25本,聽25本,每天聽半小時,如小屁孩日記;高級章節書,每年泛聽讀不少于50本,如馴龍高手、哈利波特,魔戒等,也可以看一些經典的兒童小說、電影。

從聽讀比例上可以看出,初級階段以聽故事即裸聽章節書為主,到了中級階段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選擇聽故事還是讀故事,但總體來說,中學之前聽多于讀,習得大于學得,注意科普和社科類書籍攝入。中學之后,學得方面,由通用英語向學科英語學術英語轉變,加大讀寫、語法、詞匯知識的學習。

9012年英語啟蒙的關鍵:看清自身與世界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科技的發展和資源的豐富為語言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距離老師們使用錄音帶、CD、flash動畫給自家孩子進行英語啟蒙不過才過去了短短幾年,如今早教機、點讀筆、原版童書動畫,線上線下課程應有盡有。

但如果沒有篩選和思考,就只能被資源和工具牽著鼻子走。語言學習永遠都需要真人+互動,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說英語、用英語,才能真正實現語言內化。所以培養雙語兒童說的實在一點兒,要么提高自己,要么砸錢雇人,別無他途。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時至今日,還有人會以影響母語學習、占用玩樂時間為由質疑早期英語啟蒙,這種想法產生的原因往往是不了解語言習得規律,還停留在學語言就是靠機械記憶的落后認知上,或是認為英語學習就該交給老師,殊不知單一的學校教育時代早已離我們遠去,明明是自己懶于在養育上花心思,卻讓英語來背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別忘了,我們的理念是通過英語而學,早期啟蒙也可以理解成通過英語而玩。學習是沒有捷徑的,但是語言學習有一個捷徑,就是是潛移默化開展習得,不靠智商也不靠邏輯,語言就能以“語塊”的形式整進整出,這是科學培養而非超前學習。同時只要家長足夠重視中文,孩子就不會“偏科”,語言學習在一定層面上都是相通的,上文中提到的英文啟蒙方法也可以運用到中文的學習中。

另一方面,我們也反對過度焦慮的雞娃方式,忽視孩子個體認知發展的不同,總是和同齡人比較,生怕落后于人。啟蒙的英文是Enlightenment,即點亮,所以啟蒙最大意義是點燃興趣,如果為了所謂的啟蒙效果撲滅了學習熱情那是得不償失的。英語啟蒙的過程中,家長不要把自己當老師,要先學會享受親子互動和共讀的樂趣,把握親子關系在任何時候都要大于親子啟蒙的原則。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人說如今AI科技日新月異,將來有了高智能的翻譯機器人就不需要學英文了,我認為除非將來科技發展到可以在人腦中直接植入第二語言芯片,否則還是要靠自己的思維去了解另一種文化觀及世界觀才更有趣,正如查理大帝所說,“學會第二門語言,就好像有了第二個靈魂。”,雙語者的世界是如此寬闊多彩,讓我們在英語啟蒙的道路上一起加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739評論 6 53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634評論 3 41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653評論 0 377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63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3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35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15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5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00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19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04評論 1 37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60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5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76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37評論 1 288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17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03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