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趙武靈王帶領一支人馬到西北邊界巡視,來到一處高地登高望遠,突然前方官道之上塵土飛楊,人喊馬嘶,猶如一陣旋風似的由遠及近奔馳而來!
“不好!是胡林的騎兵馬隊!大王快走!”隨從的一名士兵大聲喊道。
趙武靈王轉身上馬,一面命令將士列隊應戰,一面命令吹號角請救兵。
說話間胡林的騎兵就來到百步之內,這些胡林騎兵不但騎馬術了得,箭術也是一流,射程之內,彎弓射箭。近了,拽出腰刀,以上示下,猶如切瓜砍菜一般,頃刻之間趙兵死傷大半。
武靈王從未見過如此速度敵軍,自知抵擋不過,在護衛的掩護下且戰且退,剩下的士兵誓死抵抗,就等守衛邊境大隊人馬前來救援。好半天,后方遠處戰車隊才露頭,胡林騎兵一看大部隊來了,為首的把手指放在口中,一聲響徹云霄的哨聲響起,胡林兵撥馬掉頭一溜煙兒的消失在塵土之中。
等大戰車來到近前,人家估計早回家了。武靈王無奈的擺擺手,示意戰車停止追趕,反正也追不上的,真是捏著眼皮擤鼻涕,有勁使不上。原來趙國的軍隊規定作戰部隊必須乘坐戰車,一輛戰車上配有三名裝甲士和72名士兵,特別是裝甲士,頭盔,鎧甲,刀劍盾牌各種裝備必須齊全,等所有士兵上車裝備齊全驅車來到陣前,胡林兵已經滿載而歸了。
幸虧趙武靈王跑的快,要不然還有生命危險。親眼目睹了胡林兵的速度和戰術后,武靈王在回去路上下定決心一定要改革。
趙國是春秋末期三家分晉后成立的諸侯國,由于地理位置經常遭遇周圍各國的騷擾和侵犯,國力日漸走下坡路,一直到趙武靈王繼位。武靈王是一位有作為的君王,不甘心國家的衰敗,所以決定改革。這次來巡視邊境就是為改革而尋找方法的,不成想卻遇上胡林兵,差點丟了性命。不過趙武靈王在回國都邯鄲的路上好像悟到了改革的方法。
武靈王回到國都后,第二天就把兩位得力大臣樓緩和肥義召進宮中,把這次巡視的經過一一敘述一遍,二位聽的驚心動魄,真替武靈王捏一把汗。
“二位愛卿”,武靈王話鋒一轉嚴肅說道,“昔日本王欲于改革,不知從何入手,今日遇胡林兵,騎射甚是厲害,何不效仿?”
俗話說,大將軍兩軍陣前不怕全軍就怕寸鐵。寸鐵指的就是弓箭,速度快,殺傷力極強,猶如沒把兒的流星一樣,挨上就完!在冷兵器時代,弓箭在當時可謂是超級武器,射程遠,精確度高,殺傷力強,再裝備上騎兵,遠了可以射,近了可以用刀槍什么的,真是所向披靡。
武靈王看中的就是這一點,所以就和兩位大臣商量:“我們的戰車雖然威猛,但太過于笨重,和人家的騎兵相比缺乏靈活機動性。我們何不效仿胡人也建立一支騎射隊呢?再者二位愛卿有沒有注意到,胡人的衣服都是短衣襟小打扮,周身上下沒有一點繃掛之處,就是用來打仗的。你在看看我們的服裝,寬衣大袖,罩袍束帶,繁瑣之至,看似好看但不利于行動,我們也可以效仿胡人穿上胡人的服飾,二位愛卿意下如何?”
樓緩和肥義聽罷連忙跪拜:“大王英明,微臣早有此想法,只是朝廷中持反對意見的太多,今日大王提及此事乃是趙國的福澤,望大王能不拘小節,排除眾議,盡快實施!”
第二天,早朝之上,眾文武大臣參拜武靈王,跪拜完畢抬頭一看,眾人都是一色的驚詫之情,有的揉揉眼睛,有的使勁眨眨眼,而后又是一陣輕聲議論:
“這不是大王嗎?我還以為一個胡人呢?怎么大王今天穿起胡人的衣服了呢?這…這是怎么回事?”
朝廷之上正是趙武靈王,自打定主意改革后,今日第一個就在早朝之上身穿胡服,以示表率。然而看到眾大臣的表情就知道改革不易,難改的是眾臣工的保守、傳統思想。有一些老學究看到武靈王這個模樣,還偷偷掉眼淚,心里大呼忘本呀!其中有一位位高權重的大臣公子成,他是武靈王的叔父,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臣,頭一個他就持反對意見。眾人聽完武靈王的講話后目光都集中到公子成身上了,公子成說:“這太不象話了,身為中原大國,應該是蠻夷之地的楷模,我們的穿衣打扮,行軍打仗都是他們的模仿對象,大王如此做不是本末倒置了嗎?再者我們是禮儀之邦,施行的是周公之禮,禮儀天下,爭戰之事不符合禮法呀!總之是不同意,重臣一看叔父都沒同意,也都沒表態,靜觀其變。
趙武靈王一看這架勢,知道要想改革成功還得下功夫,首先要說服自己的叔父。隔日武靈王派使臣到公子成府上順說,結果是無功而返。公子成更是一連幾日稱病不上朝,武靈王也沒動怒,帶著厚禮親自來看叔父。
武靈王也是英明之主,換做旁人早就用權鎮壓了,不服是吧,拉出去砍頭,歷朝歷代這樣的君主大有人在。武靈王拜過叔父后語重心長的說:“叔父啊!想當年先皇在位之時,中山國依仗齊國的勢力經常欺擾我趙國,還引黃河之水淹城,先皇視為奇恥大辱,如今我穿胡服,是想建立一支騎射隊,增強我國的軍力,抵御外侵,這是為國為民,你做為我的叔父,難道你不想趙國強盛,趙國的民眾安居樂業嗎?”
“這個…額…好吧!”武靈王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地把公子成說服了。
第二天,公子成也穿上胡服上朝,公開同意改革,眾大臣一看老叔父都同意了自己再不同意已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全票通過。
趙武靈王一看時機成熟,通令全國,實施改革,不久后趙國便有了一支騎射隊,經過幾年的發展壯大很快這支騎兵隊就戰功累累,打敗周圍許多小的國家,從而稱霸諸侯,這就是趙武靈王改革創新——胡服騎射。
“三人行必有我師!”任何一個人都有可學之處,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可謂是華夏人向蠻夷人學習的榜樣,在軍事上也是一次重要的改革,歷史的車輪就在這樣一次的改革,一次次的創新之下向前推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