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036】
今天聽了李志的全新數字專輯《在每一條傷心的應天大街上》,這也是我聽的第一張數字唱片,音樂的數字時代,終于來了。
記得好多年前就聽見有人在說,CD越來越賣不動了,很多歌手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才辛辛苦苦地錄制一張唱片,最后的銷量卻往往不盡如人意,當然這其中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特殊國情導致的盜版泛濫,但是就我而言,每當喜歡的歌手發(fā)了新唱片,還是會買幾張回來,一來可以當做收藏,二來也是對他們的支持。雖然那時候買的CD并不算多,總共才幾十張,但如今的我也早就記不清上一次買唱片和放這些唱片到底是幾年以前的事了。自從有了智能手機,聽音樂的需求就全部轉移到移動設備上來了。
在開始收藏CD之前,我們還經歷過MP3時代,一個火柴盒大小的玩意兒,可以下載一些歌曲,放在口袋里也不占地方,便于攜帶。當時雖然還挺潮,不過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甚至都沒見過,它就直接被淘汰出歷史舞臺了。這有點像移動通訊時代的BP機,其實連我自己都沒用過,就直接從市場上銷聲匿跡了。時代的進步,有時候的確會令人措手不及。
更不用說更早以前的Walkman時代。直到今天我仍然記得那時候辛辛苦苦地攢了很久的錢,最后才能買一個“隨身聽”,而且還是以“學英語”作為借口,事實上從頭到尾也沒播放過幾次英語磁帶,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在聽歌,詭異的是那時候英語居然還學得不錯。磁帶當然也買過不少,幾乎全是盜版的,正版的一是少,二來身為學生,也根本沒那么多錢。那些磁帶后來還一直帶在身邊,跟了我很久,直到在某一次搬家的時候,實在拿不了了才終于扔掉。
回想起來,很多都像是昨天的事。雖然從剛開始用“隨身聽”到今天才短短十多年,但各種技術的進步卻已經結結實實地改變了幾乎所有人的生活,就像“大哥大”剛出來的時候,年幼的我完全無法想象自己將來竟然也能用得上這么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東西,而且不但用上了,還要比那東西的品質高出幾個量級。這么看來,“數字音樂”的時代也許不是來得太早,反而是來得太晚了。
在“數字音樂”時代,唱片制作成本更低,購買過程更簡單,也更有利于好作品的分享和傳播,所以像這種重大的技術變革完全有可能會給音樂行業(yè)帶來更大的好處也未可知。
可以想象,人類的技術進步終將發(fā)展到把CD甚至手機都送進“歷史博物館”的那一天,而且以當今的發(fā)展速度來看,這一天或許很快就會到來。對于未來,很多人會有一種對于“未知”和“不確定”的恐懼,而對我來說,卻是無比的興奮和期待,因為毫無疑問,那里必將有著比今天更多的可能性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劇情,所以,何不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我們一起,靜候它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