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家園】
居家的這些日子,孩子的網課,一日三餐,自己的工作……生活像被打碎的鏡子,一地碎片中照見自己快長毛的身體,和已經長毛的內心。
早上到園區走走吧!有些微風。四月的沈陽,乍暖還寒。小鳥依舊叫的那么舒服,不知道疫情里的日子,它們有沒有自己的悲歡。
園區的路旁,迎春花已經開了,雖然沒有那么鮮艷,但是,春天的氣息已經收到。
迎春花下,不知道是什么花已經破土而出,發了芽。那種生命的力量總是讓人感動。
春天就這樣不打招呼地來了。
想起懷孕的時候,為了寶寶的健康,我每天需要足夠的運動。那時,便在上午十點工作休息的時候去樓下的公園散步。
那是我第一次這么準時地見證萬物生長。從冰雪融化,綠芽破土而出,到樹木抽枝見葉,到繁花盛開。
而且,公園里的花,品種不同。這時候的它還只是平平綠葉,過些日子就會姹紫嫣紅。冬日里看似一叢枯草,也有開得如此絢爛的季節。
我們沒有經歷它的全部,就不知它生命的精彩。我就這么被感動了。萬物生長都是一樣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沒有誰能一直繁花似錦,也沒有誰能一直枯萎凋零。我們沒有看見它開花,也許是錯過了花期,也許是花期未到。
那如米小的苔花,雖然白日不到,卻也能青春洽來,開得如此肆意奔放。是苔花是牡丹又有何妨?
那山中發紅萼的辛夷花,“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那是它自己的生命過程,又何必在乎有沒有人喝彩。只要自己體會到了生命的美好,經歷過生命的成長,足矣!
迎面走來了樓上的阿姨,打了招呼后,又各自走自己的路。阿姨是老鄰居了,有時候遇到就會聊聊家常。
阿姨是一個干凈、利索、勤快又善良的人。家里也都特別好,大女兒和二女兒都是部隊的干部,女婿是報社的社長,外孫在國外讀書。她幫著把兩家都照顧得特別好。
可能唯一覺得不太滿意的是她家姨夫。說舍不得給兒女花錢,也不知道心疼人。我聽到也多數是勸勸,哪里有完美的人。
昨天下午下樓曬太陽,正好遇到阿姨,好長時間沒和她聊天了。就一起走走。
聊了聊最近生活,聊了聊人生。她和我分享了她最近聽的書。說到與人相處時,她開心的說,“你姨夫現在也好多了,有時候走路時還能扶著我點。”我為她開心。
“我多多體諒他,多多肯定他,不要求太多。現在挺好。居家之前他正好買了好多菜,我就逗他說,你看你多有先見之明。”
說完,我們倆便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真好,萬物在生長,我們都在成長。在陽光中,風雨中,成長成那棵獨立的大樹,腳踏大地,手觸云端。
有時候真的覺得來人間一趟,是值得的。這一生中,有陽光雨露,也有風雨雷電。
大家都祈求順利,可是順境只是一二,困境卻十之八九。困境真的不好嗎?
如果不是蘇軾的屢次貶謫,數次磨難,又何來他人生境界的豁達。
王陽明若不是因為心中良知,直言上諫,遭到一路追殺,又何來他龍場悟道,創立心學。
人生旅途,好像什么都沒有,又好像什么都在那里。等你努力后的云破天開,等你磨難后的化繭成蝶。
想起一個寓言,在朝拜佛祖的山路上,有一塊石頭階梯。它問石佛,同樣是石頭,為什么大家對你頂禮膜拜,而我卻只能踩在腳下。
石佛笑笑說,因為我經歷了千刀萬剮。
人活一世,終歸化入塵土,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這是人們常常發出的終極拷問。
我喜歡稻盛和夫的回答。他說,人生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我們走的時候比來的時候更純凈一點。
……
陽光照得暖暖的。我在無人的地方摘下口罩,猛吸了兩口新鮮的空氣。路旁的嫩芽,抵破陳土,堅韌生長。
我蹲下來,靜靜地看著它,悄悄地告訴它:
說好了,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