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趙雷的《成都》激起無限的回憶,算一算從小學到大學在成都也呆了將近十三年了,搬了三次家卻也搬離不了北門,所以我對成都的了解也僅僅局限于城北,城市之北。細數那些大街小巷,總能找到一些可以回憶的事。那些老房子一點點的消失,道路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變化。成都最近十年的變化名列全國前茅,正好是我成長最快的十年,和這座城市一樣,在時代車輪下不斷向前推動,城市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一起慢慢長大,長成青年,活力十足,正是壯年宏圖壯志時。
關鍵詞一:33頻道 超級女聲 李宇春 張靚穎
初到成都,恰逢超級女聲全國熱火,那年也是最成功的一屆,就是李宇春張靚穎那屆。當時還小,在農村也很少接觸外界信息,剛來成都就感受到了城市的不同之處,還記得那時家家戶戶都在看超級女聲,連我爸我媽都在看。一到周末電視就鎖定到33頻道(成都2臺),就這樣看著李宇春張靚穎一步一步晉級,后來她們闖入了全國前十強,成都賽區一下子就火了,全成都都掀起了一股超女風,因為大家真的是看著她們從普通大眾變成明星,她們頓時變成了成都人民的驕傲,代表成都向全國人民展示自我,大家都密切關注,為她們加油助威。小小年紀的我,雖然不懂大家為什么對她們如此著迷,但是也是深受感染,因為她們成都甚至被人一度稱為“選秀之都”。
回首一望,超女快男的時代早已過去,聽說今年的超女選秀超乎平靜,除了無數吐槽已無任何印象,當年從中走出來的明星有的如日中天,有的也只是紅及一時,各自的發展也是天上地下皆有,前段時間看新聞說張靚穎結婚了,才發現時間已經過了這么久,不禁感慨時代變化真無常。成都妹子張靚穎,成都小伙張杰也都各自走向了自己的事業頂峰。
關鍵詞二:刃具廠 蘇聯大紅樓 菊樂花生奶
說起刃具廠估計現在很少有人知道,但對于老成都人絕對是耳熟能詳,那棟氣派的蘇聯大紅樓是人們第一能夠想到的。聽父親說那是蘇聯援建的,所以建筑風格都是歐式的,顏色也是蘇聯常見的暗紅色。大紅樓是刃具廠的辦公樓,后來刃具廠搬遷其他房屋建筑都被拆了修成了住宅小區,唯獨留下那棟紅樓還佇立在二環路刃具立交旁,經過多次翻新,已很少有人知道其歷史背景。而我之所以知道,也是歸咎于父親年輕時曾是里面的員工,我從他那里知道的。
關于那里還有僅存的一點記憶是旁邊有一條很深的巷子,母親帶我去買菜時會經過那里,巷子口有推著三輪車賣牛奶的孃孃(阿姨),還記得是袋裝的菊樂花生奶,只賣一塊,是我小時候最愛,不知為何現在價錢漲了三倍味道卻變了,已然沒有想當初的那股喜歡勁。不知是人變了還是東西變了,人們物質生活變好了,精神需求卻變得貧瘠,再也不像原來那樣容易滿足。
關鍵詞三:青龍場 海濱村 街(gai)娃兒
青龍場聽這名字就霸氣側漏,地如其名,此地在我讀小學那會兒是出了名的亂,親眼目睹過若干次飛車奪包,搶耳環首飾的,打架斗毆的,小小年紀的我也遇到過幾次街娃兒(混混),都是些沒讀書的孩子,他們不完全是搶財物,有的只是以欺負人為樂趣。而這里的治安之所以這么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外來人口眾多。這里有個海濱村,分布著許多服裝加工廠,吸納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文化程度不高,都是從事體力活,人多嘈雜,有好有壞,所以就成了藏污納垢的絕佳之地。
我來成都上的第一所小學,也是專門為外來人員開設的私立學校,有的老師會體罰學生,有的學生敢和老師打架,校園暴力也時有發生,還記得每周五下午校門口總是聚集著一群街娃兒在那里無所事事。從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看到了許多社會的陰暗面,但也讓我的心智變得堅毅。很慶幸我沒有淪為一名街娃兒,事實上那時班上的很多同學也不再學習,我在后來和他們慢慢畫出一條界限,沒有了聯系。如今青龍場的變化可謂是翻天覆地,老廠房車間早已不見蹤影,老房子也拆得差不多了,原來的田間農地上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道路也重新規劃設計,該變的都變了,新學校,新醫院,新小區,新馬路,不得不感慨世事的瞬息萬變。青龍場的改變是整個城市改變的縮影,在每一個迅速發展的城市必定都可以找到類似的地方,發展初期帶來的矛盾在這里得到體現,但最終只有突破矛盾才能走得長遠,時代在前進,矛盾必然存在,在解決過程中體現城市的智慧,城市才會越來越好。
從小學到大學,將近10年的成都生活記錄下我最無憂無慮的人生記憶。都說一座城市可以改變一個人,成都帶給我的改變正如那一年四季的銀杏,從青澀到輝煌,從懵懂到成熟。春去秋來,夏至冬末,不變的是我還在成都,雖然你娃最近變萌(朦)了,但是還是愛你的!
因為一首歌愛上一座城,因為一個人留戀一座城,愿每一個人都能在成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一起手挽手“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