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分享一位老師的故事。
不知道算不算傳奇,
但起碼在我心中,
他是最接近“老師”的那位老師
? ? ? ? ? ? ? ? ? ? ? 一
他是個剛來城市不久的農村孩子,
第一次在學校自我介紹時,
練了好久的普通話沒有說出口,
帶著口音的家鄉話,
讓城市中生活慣的同學們,
哄堂大笑。
也因為農村來的孩子這個標簽,
受到了老師的偏見和刁難。
這個八歲的孩子,
坐在角落里,
對著自己悄悄地說:
“如果有一天,我當了老師,
我一定對每一個孩子都傾注愛心,
哪怕他是農村來的,
哪怕他待在角落中,暗淡無光。”
時光慢慢過去,
他漸漸融入了城市中,
少年的煩惱卻總是不斷,
糟糕的成績和百靈般的歌喉,
俊俏的模樣,
并不是那個年代好孩子的主流。
雖然拿過數不清的校園歌手獎,
雖然做過很多次的活動主持人,
他還是,
在22歲才考上大學。
? ? ? ? ? ? ? ? ? ? ? 二
畢業后,
他便擁有了令人羨慕的工作,
在山西省電視臺做主持人。
出色的外表,
出色的能力,
讓他成了一名出色的主持人。
無論是嚴肅的新聞,
歡脫的美食節目,
甚至是深夜的彩票開獎,
都游刃有余。
在這個不大的省會城市里,
他有著不低的回頭率,
人們的驚嘆,
也從:“看,那小子真帥。”
變成了:“看,這就是那個很帥的主持人。”
可故事的走向,
從來不能預料。
? ? ? ? ? ? ? ? ? ? ?三
晴天霹靂,
嫂子得了癌癥,
家里需要錢,
主持人的體面光鮮并不是高收入的來源,
他做了個讓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決定。
辭職南下,
到上海做生意,
為嫂子籌錢。
當然,是以出差的名義,
瞞著家人。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嫂子還是病逝了,
都沒等到他賺錢。
心灰意冷的他,
卻怎么也不想回到那個內陸小城市。
因為他感覺的到,
這里才是屬于他的舞臺。
? ? ? ? ? ? ? ? ? ? 四
他還是回去了,
為了生計,
還是回到了那個電視臺,
卻發現人走茶涼,
競爭激烈的主持人崗位,
早已經沒了他的位置。
想上崗,先彎腰。
可他的頭顱怎么會那么容易低下,
他的腰板怎么會不挺直。
他還是走了,
外調到了更小的城市,
張家港,
可那是江蘇啊,
離上海多近。
現實,從來沒那么多理想主義。
這里沒有一個熟悉的人,
甚至下班后的街頭,
都沒有人。
雖然他是第一主持人,
還是制片人,監制。
可他卻一無所有,
只有賓館里冰冷的沙發,
和接近抑郁的心。
他還是走了,
這一次毅然決然,
向那夢想的地方出發。
當他站人民廣場的那一刻,
他的心里一定吶喊著:
“上海,我來了!”
? ? ? ? ? ? ? ? ? ? ?五
于是在上海這么兜兜轉轉著。
先是回到了本行,
到了東方電視臺,
可卻走不到前臺。
學藝術出身的他,
強迫著自己學會了制片,
學會了剪輯,
學會了配音。
當年正紅的選秀節目,
當年熱播的宣傳片,
多數出自他手。
他可依然是個外地人,
是個“鄉下人”。
他依然不愿意低下頭,
還是那么浪漫的辭了職。
然后又兜兜轉轉著,
和丹麥家族賣過皮草,
給創意園區當過策劃,
在正大廣場賣過服裝,
·······
還做過多少他也記不清了,
只記得那張清秀俊俏的臉,
漸漸地寫上了滄桑。
只記得深夜獨自照著鏡子,
淚千行。
? ? ? ? ? ? ? ? ? 六
就在前途灰暗的時候,
就在心灰意冷的時候,
他想到了開培訓班,
或許自己僅剩的特長,
能為自己帶來生存的口糧。
沒想到,
這才是他的新生。
當他看著孩子們開心的笑著時,
當他聽到孩子們叫他“老師”時,
心中的陰霾,
似乎一掃而空,
他就像迷途的鳥,
終于找到了方向,
涅磐成鳳凰。
那個小城里知名度主持人,
那個小臺里的臺柱子,
那個大城市中迷茫的外鄉人,
都已經過去了。
他終于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義,
那就是,
成為一名老師。
無關收入多少,
無關名利幾何,
成為老師,
才是他人生最大的輝煌。
他也終于如愿以償。
? ? ? ? ? ? ? ? ? ? 七
于是,
這位老師,
從民營學校到公立學校,
再到郊區支教,
最終落地少年宮,
為了更多的孩子。
八歲那年的話,
終于成為現實,
在他的課堂上,
每一位學生都被他的愛心傾注,
每一位同學都把他當朋友對待。
被他教導的學生們,
得過多少獎,
早已數不清。
但記得住的是一句話:
“從來沒有什么優秀的老師,
優秀的只是這幫用心孩子。”
無論你是否在角落中黯淡無光,
只要我給你愛,
你用愛的力量去努力,
總會成為最亮的星。
六年了,
這應該算的上他最長久的工作,
我相信他還會繼續這個工作,
或許工作這個詞太淺薄,
因為我曾經問他:
“你是誰?”
他回答我:
“其實,我是一個老師。”
教師這個職業,從來不僅僅是一份工作,
對于他而言,
或許就是他自己,
或許就是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