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如何建立團隊
O(Objective:事實)
- NASA花費了17億美元發射的哈勃望遠鏡竟然出現球面像差。大型透鏡在中心和邊緣各點上的曲率必須經過精確計算,否則光線無法匯聚在同一點上,這是制造大型望遠鏡的基本常識,更何況NASA擁有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團隊。不管是NASA的科學家們,還是專業的承包商,都不可能不具備這樣的技術能力。而最終的調查結果非常耐人尋味:這個災難竟然是起源于領導失敗。
- 如果公寓壞掉的窗戶無人修理,那么這里的犯罪率就會提高,因為破窗暗示了這樣的社會背景:這棟公寓疏于管理。社會背景影響了人的行為。
- AMBR流程:Attention + Mindsets → Behaviors → Results
- 在《Surprising Studies of Visual Awareness》這張DVD中展示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研究人員給出一段視頻,里面有一群穿著白色或者黑色衣服的人打籃球,任務是需要被測試者數穿白色衣服的人一共傳球幾次。視頻結束后,很多人都能準備地回答出17次,但是研究人員問:你們看到了大猩猩嗎?幾乎所有人都說沒有,事實上再放一次視頻就會發現,大猩猩一共出現了5秒,而且中間還停下來錘自己的胸口。有人堅持說肯定后面是放了一個不同的視頻,但其實是相同的。當注意力在別處時,我們對于即使非常明顯的事情也會視而不見。
- 《從培訓專家到績效顧問》中提到:工作場合的績效不佳往往不是個人因素,而是環境問題。社會背景導致績效問題的占比到80%。
- 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人會出現不同的行為,比如跟想要結婚的人第一次約會、同他或她的家人吃飯、參加單身派對、結婚25年后,人在這些社會背景下的行為一定是不同的,而且我們也能根據這個人的行為判斷其所屬的社會背景是什么。
- 社會背景會驅動人的行為和看法,人可以通過管理行為來對工作和家庭的社會背景作出貢獻。
R(Reflective:感受)
驚訝、喜悅
I(Interpretive:想法)
- 生產部門經常有這樣的問題,人員出現MO時,往往并不是因為這個人不懂得如何正確操作。通常我們的處理方式是“扣績效、寫檢查、做宣導”,但現在我意識到,其實要管理的應該是團隊的社會背景。
- 破窗效應是很經典的犯罪學理論,現在我發現這和社會背景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有深刻的聯系。如果地上已經有垃圾,那么別人就會覺得反正都是這樣,我扔也無所謂。當一個行為出現,但沒有得到糾正或者懲罰時,某種程度上就鼓勵了這種行為,從而影響了社會背景。
- 《Sleights of mind》也有提到“看不見的大猩猩”這個實驗,雖然人眼可以看到視野范圍內的所有東西,但是大腦會對看到的東西進行過濾,而注意力就是這個漏斗。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會對明明就在眼前的東西“視而不見”。
Juan Tamariz 的《The Five Points in Magic》也有這樣的例子,魔術師利用語言和動作的注意力引導,居然讓觀眾相信他手中并沒有硬幣,可硬幣就那么明晃晃地在他手里,而且不遮不掩地就在觀眾眼前。
人的認知資源其實相當有限,所以無法做到全知全能,而注意力在哪里,能量就在哪里。 - 異常行為的合理化在我們周圍非常普遍,為了便宜行事而跳過流程,而且只要出現第一次,就會繼續出現。直到所有人都認為這樣做是正常的、合理的,從而所有人都不再遵守流程,直到出現問題,我們才會回過頭來猛然發覺:我們都在做什么?
D(Decisional:決定)
- 繼續習書,學習如何管理社會背景。
- 和身邊的人分享在這里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