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成渝
兒子殺人被執行死刑之后,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內心陷入了空洞的絕望與迷茫中,于是,我陸續寫了一些文章,一是為了排遣心中的壓抑,二是也希望被人指點迷津,幫我走出面臨的心靈低谷。其實,讀者的留言我基本都仔細看了,有鼓勵的,也有辱罵的,我沒有力量一一回應,但有幾個網友留言——“養子不教父之過”,卻給了我很大的一個警醒。
其實,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負責任的父親,孩子想要什么,我從來沒有推脫過,后來經濟條件好了,兒子穿的都是名牌,在他18歲的時候,我就給他買好了127方的花園洋房,作為他將來溫暖的小家。但今天上午發生的一件事,卻讓我不得不再次反思,我當初為了創業,把孩子留守在老家的選擇,原來是一個天大的錯誤。三天前,我買了兩個休閑躺椅,今天早上10點鐘,送貨的師傅來到了我家裝配,他今年31歲,是宿州蕭縣人,離我的老家也不遠,也算是半個老鄉吧,我和他聊了很多。在拉家常的時候,我問他家里有幾個孩子,他沉默不語,良久,他才沉著臉告訴我,他有一個五歲的兒子,現在沒了。我不理解,繼續追問道:“你說沒有了,是啥意思”,他說就是孩子不在了,掉在水井里淹死了。我一愣,他說話的語氣顯得很淡定,但眼神里充滿了悲傷。
細問之下我才知道,他和妻子在外面打工,無法照管孩子,就把年幼的兒子放在老家,讓年邁的父母照看。前年的秋天,他母親在田里鋤草的時候,把孩子放在地頭玩耍,誰知忙完之后的母親四處尋找孩子未果,就跑到村里讓大家一起幫忙尋找,最后,在一個廢棄的機井里發現了孩子,但為時已晚,孩子已經死去了。
他的神態使我詫異,他沒有怨父母,而是說,所有的錯誤都在自己身上,在外工作雖然很艱難,但如果鐵定心把孩子帶在身邊,總是有辦法解決的……
聽著蕭縣男人說他把孩子留守在老家,最終反而失去了孩子,我也是把兒子放在老家讓父母照看,最終也失去了孩子。雖然過程有些差異,但最終是殊途同歸。
當年,我和妻子為了多賺一點錢,也是把兒子放在老家,最初妻子是不同意的,但我一意孤行。
我當時的想法是這樣的:首先,帶孩子到城里,會消耗我們太多的精力,創業過程會變得更加艱難,我對妻子說,我們出來打工的目的是什么?還不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經濟環境?如果帶孩子出來賺不到錢或少賺錢,那還不如老實地呆在家里。
其次,農村基本是沒被污染的,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是現在城里的父母夢寐以求的。雖然現在農村也有變化,但和我們小時候,也相差無幾,這樣的環境能保證孩子不受霧霾的侵襲,不受汽車尾氣的玷污,這就是對孩子的最好的保護。像我們那一代,吃的差穿的差,我們不也一樣健康成長?這些外在的東西,都不重要。我的一番道理后來也被妻子接受,直到兒子上高中時,才被我們接回到城市,但孩子叛逆的性格已經養成了,我全力修復這種隔膜,但兒子一直和我保持著距離,什么心里話都不給我說。甚至他掐死懷孕三個月的女友之前,任何的反常表現,我都沒有覺察到。現在,我終于明白了,留守在家的孩子,他們也無法得到有效的親情教育,他們的內心是無法擁有一個完整的童年的。在我的身邊,不少老鄉起初是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但后來還是迫不得已,忍痛將孩子送回老家。無論是把孩子帶在身邊,還是留在老家,對父母而言,都是一件艱難的選擇。但從我個人的教訓上面來看,不管有多難,都一定要把孩子帶在身邊。兒子以犧牲別人生命代價的方式泄憤,最終也讓自己付出了生命,他極端行為的背后,肯定和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因此,面對責罵我的網友,我的心里也漸漸接受了,今天在此表示感謝!雖然我寫出這些,對我個人而言,已經于事無補,但我發自內心地想告訴大家:在外打工的父母們,如果有一點點可能,千萬不要讓孩子做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