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2月份堅持日更已經有三個多月的時間了。
說實話,越來越享受每晚空出一點點時間,給自己一個獨處的空間,文字像流水一樣打在屏幕上的感覺。
其實,自己知道寫作水平有多爛,思路也不見得多清晰,觀點并不是每一位過路的讀者都認可和理解的。
但堅持依舊。
關注我的朋友并不多,寫了10萬字也只收獲了不到五百個贊,跟大咖相比如塵土一般。
為什么還有那么高的熱情寫下去呢?
偶爾也會看到有人在分析為什么寫簡書?各有各的說辭。
分來分去我想無非有兩大陣營。
一類陣營是認為寫作就要站在讀者的角度,看看受眾喜歡什么樣的文章;要從什么角度來寫、如何寫才能更貼切對方的感受,以此獲得更多的關注。甚至連起什么題目都要絕對的引人注目,讓別人一看標題就忍不住點開進來看兩眼。
另一類則在討論寫的好壞無所謂,最重要是自己喜歡,享受寫的過程并把自己的感悟分享出來樂呵一下。
當然還有一類,為自己寫作,文學水平很高,寫的文章又非常打動人心,無形之中就成了他人追捧的熱點。
對于這種具有寫作天賦的大咖我們不做討論,但對于眾多寫得并不算太好,但又很堅持的親們來說,你覺得自己屬于哪一類呢?
第一類往往會思考如何站在讀者的角度寫出爆文,總會研究如何寫作,有意無意會報一些寫作的課程。結構、用詞、寫作角度包括題目都會很精心地構思、斟酌,寫完后還會不斷修改,滿意后才會發出去。
而我身邊更多存在著的是第二類,單純地為了自己的喜好隨心寫著一些小文,至于別人是否喜歡并不考慮。有人欣賞,感恩;無人關注也無妨。
我想我算是典型的第二類,為了自己的樂趣而寫、為了探索自己而寫、為了抒發自己而寫、為了分享自己而寫。
越來越發現,透過寫作我可以跟自己的靈魂對話,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把自己零散的感悟歸總起來,寫成一篇自己可以反復看的短文,寄以透過淺顯的文字進一步感受自己深深的內在。
很多時候,我在與朋友對話時,會突然冒出一些我自己平時都未曾整合的觀點或者感受,就連形容都非常貼切,但很可惜的是,因為那是一瞬間的火花,說完自己總會忘記了。
好像沉睡了百年的獅子突然醒來吼了兩聲,然后又進入深沉的夢鄉中,怎么叫都叫不醒。
而每晚,短短十多分鐘到半個小時的時間里,我會進入一種放空的狀態,只是享受隨心而寫的樂趣,這時或許有時候內在沉睡的獅子會偶然醒來一下子,給我一點點靈感。這個靈感可能在他人看來稀松平常,但我記錄下來之后就會對自己越來越清晰。
可以說,透過寫作,我在不斷了解那個真實的自己。
說得好像很玄妙,我想其實這就是他人所說的寫作療愈吧。
內在的聲音隨著打字流淌出來,在這種自由開放不受限的狀態中,我感受到一種能量的流動和對當下的感知力。
所有的話都是寫給自己看的,但又希望會有懂我的人也在這里見到,說一聲:原來你也在這里········
如此這樣,真好!
感恩所有支持鼓勵我的朋友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