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作是件蠻痛苦的事。起初,是覺得自己文筆尚可,書也看了不少,以為能夠洞察世事,體味世態(tài),能夠洋洋灑灑,一揮而就,也學(xué)著人家咬文嚼字,為賦新詞強說愁。可是越往下寫,越感覺到自己的淺薄和無知,越感覺到自己的粗鄙和無趣,連自己與自己對話的勇氣也沒有了。究其原因,就是積累太少。沒有存儲,何來輸出?書看的少了,思考的少了,是寫不出東西的,充其量也就是無病呻吟,但這可與呂坤的《呻吟語》相差十萬八千里。
? ?寫作是心靈的感悟和升華。一個典故、一句詩詞、一段對白、一幕場景,就如黑暗中的一道閃電,剎那間照亮了心靈的一角,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文思如泉涌般噴薄而出,如果不及時記錄下來,就會稍縱即逝。就像燈下塵,燈光開啟后,細(xì)細(xì)的灰塵盤旋飛舞在燈下,恰如生活的聚光燈,照亮了浮生中的人生百態(tài)。
? ?寫作是對過去的咀嚼和回味。人生經(jīng)歷過的事情太多,也就那么幾件事情能夠刻骨銘心,印象深刻。即便如此,隨著時空的蹉跎變換,也一點點的淡去、放下。寫作能夠記錄下彼時的心境和感受,是青澀的、迷茫的,還是興奮的、激烈的。當(dāng)拂去心塵再次面對時,能夠直面往昔,寵辱不驚。
? ?低層次的寫作或許僅能稱之為摘抄、記錄,可是如果沒有這些最底層、最原始的積累,又如何能有對美丑的認(rèn)知、對生死的感悟。只是,在這些基礎(chǔ)工作之余,更應(yīng)該先多讀書、多與自己對話,多與書中的智者對話,而后再寫。寫作不是絞盡腦汁后的文字堆砌,而是柳暗花明醍醐灌頂后的本性回歸。
? ?寫作,是為了不輕易忘卻,也是為了走得更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