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
? ? ? ?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大概老師平時夸冉雍太多了,有人就說,冉雍同學仁義沒得說,但是口才不行。“佞”,巧言佞色的佞,但這里并不是貶義,就是能言善辯之意。 孔子聽了不高興了:“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要口才干什么? “御人以口給。”“御”,抵擋。“給”,辯論。拿嘴巴去對付人,屢屢招人厭憎,有什么好?你說冉雍仁義,但是沒口才。他仁不仁義我不知道,但是要口才來做什么呢?
? ? ? ? ? 能言善辯,只是壓制人一時,人家當時辯不過你,或屈服于你。但心中并不舒服,其后必有反彈。而且人一旦口才太好,所謂“身懷利器,殺心自起”,便容易逞口舌之利,或強詞奪理,或巧言惑人,或因言取禍,或惡語傷人,都不是吉祥之事。 戒之!戒之!別人夸你口才好,你不要認為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