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
? ? ? ? ?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約”,節約的約,這里是窮困的意思。 不仁的人,不能長期安處在窮困的環境中,時間長了,他就不要原則,不擇手段要改變;也不能長期安處在富貴安樂的環境中,時間長了,他就要驕奢淫逸。
? ? ? ? ?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仁則心安,不仁則不安,仁,是他的本心、本性。智慧的人,知道“小勝靠智,大勝靠德”,知道仁義的價值和利益,所以也按仁德的標準來行。
? ? ? 小人怕吃虧,一旦吃了虧,心不安,痛苦憤懣,恨不得要爆炸,馬上要找回來。小人如果占了便宜,他心里美滋滋的舒坦!君子相反,君子不怕吃虧,最怕占人便宜,一旦覺得自己占了別人便宜,渾身難受,坐立不安,馬上要加倍還給別人。而如果吃了虧,則心中安然,因為覺得不小心占別人便宜的風險降低了。為降低占別人便宜的風險,君子會主動先找點虧吃了,墊墊肚子。
這里君子和小人,追求的都是一個事——心安,但獲得心安的價值觀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