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跟我訴苦一年多了,家庭、工作都很好,與父母和公婆的關系也很和諧,可就是不知道哪里不對,莫名煩惱,每每向我這生活得一地雞毛的人訴苦。
每次,我都會各種寬慰:想想我們早上地鐵各種擠,而她公司小汽車早接晚送;想想我們忙娃送興趣班、做家教各種陪沒有自我,而她過著悠閑的二人世界,想去哪去哪;想想我們沒時間運動、減肥、睡滿足覺,而她的工作清閑高薪還很養生……每每總結,別矯情了,別向勞苦大眾炫耀你的悠游生活了。
可每次聊天她都會不自覺地講到她的苦悶。生活太安逸了,反而沒著沒落。
那你換個有挑戰的工作吧?不要壓抑自己的能力。一個有強大內心的人,不勞其體膚往往會苦其心志。她仿佛找到解藥一般。
想到多年以前認識的一位老阿姨,帶著個有強迫癥的兒子,晚景凄涼。這兒子也曾是一表人才、學業優異的,一心要考個名牌大學。怎奈18歲那年國企當高管的父親一心要讓他接班,怕等到大學畢業時人脈不在了,找不到這么好的機會。小小年紀的他被迫放棄高考、去體制內上班,各種不如意,情志大傷,不久就住進了精神病院。如今已年過半百,做任何事都要和老母親確認無數遍,像個不自信的孩子,看著讓人難過。
很多時候,父母總不舍得讓孩子勞動,怕累著,可從沒想過你也剝奪了他體驗快樂和成就感;很多時候,父母不舍得批評孩子,可是走上社會,會有更嚴厲的教育;很多時候,父母總想借助自己的能力和人脈幫孩子打點將來,可是同時也否定了孩子獨立探索的機會。
沒有歷練,沒有成長,沒有獨立情志,孩子早早就學會了察言觀色,郁郁寡歡,唯唯諾諾,或者叛逆點的成了市儈主義。
那些獨立去經歷風雨的,勇敢追求、不怕失敗的,在摸爬滾打之后反而更容易強大,更懂得珍惜生活。
自己選擇的,哭著走下去,往往收獲了勝利者的微笑。
大膽走吧,別回頭,別抱怨,別計較,別猶豫,一路向前!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