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your heart,這句話很流行,追隨你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熱愛的東西。有些人是捕捉到心中的小火苗,努力去嘗試了,吃了一些苦,就順其自然地放棄了,還有一些人在不斷嘗試、不斷受挫、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將心中的小火苗越燒越旺。那大多數人呢?大多數人其實心中有火,可能都沒有真正踏出嘗試的那一步,因為光在腦海中想象就覺得很難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對很多事都是有興趣的,只是深入接觸了一點之后,發現比想象中難很多,就放棄了,任何一件事,只要你開始做,肯定會比想象中難很多,肯定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就會隨之而來,問題是為什么我們大部分人都選擇退縮呢,因為畏難而上是有違人的天性啊!人之初,性本懶啊!就我自己最常見的來說,比如網上偶然看了一篇文章,覺得戳中了我的心,想點個贊,這個時候如果必須注冊個賬號才可以,這個時候我很有可能就放棄了,覺得太麻煩了,其實生活中很多你感興趣的事情或者想做的事情,都是這樣一點一滴消磨掉的。
那該怎么辦呢?其實最重要的是跟你的大腦說,這件事我還真的蠻想試試的,咱們先分解困難,先列出需要做的是什么,哪些難度系數比較大,需要再分解,比如你要去面試得做簡歷,做一份好的簡歷會讓你的大腦本能的覺得很難,但是你把簡歷分為在網上找好模板,總結借鑒優秀的簡歷、制作簡歷的三分之一等等,一旦分解任務,有了具體動作指向標,這時候做就是比較順其自然地事情了。
拖延癥是我們在面臨困難時都會犯的。
具體措施:解決拖延,想到后果。無論是對于工作上的困難的事還是你所熱愛的事,當你躲避時,沉迷于網絡“歡樂”海洋時,你得逼著自己做兩件事,一放下手機(或關掉電腦)、二想一下后果,想一想今天不做,明天會面臨什么,想一想以后的自己最希望今天該怎么過。
看哈佛大學公開課《幸福課》的《養成良好習慣》這一節的時候,當時老師問,你們是不是覺得如果自己更加自律,你會更加地幸福、成功,在場的大部分人都舉手了,然后老師告訴我們,你不會擁有更多的自律,你現在擁有的就將是全部,這句話真的是超級打擊人,你們的自律不會增加,自律本身就是有限的,其中一個實驗印象深刻,一組人在等候室里面對的是新鮮出爐的巧克力脆餅,香氣撲鼻,讓人忍不住想吃,另一組人面臨的是甜菜根,同樣也是新鮮出爐的,兩組人都被告知不能吃它們,當他們在等候室里等了十多分鐘,最后再被帶到實驗室做那個根本解不出的迷宮時,你猜哪一組堅持的時間更長?
答案是:甜菜根組!而且堅持的時間明顯比巧克力脆餅組的要長很多。
Tell me why?!
因為巧克力脆餅組已經用自律來阻止自己不要去碰巧克力脆餅
我們只有有限的自律,問題是我們將他們用在了哪里?
轉換你的思維,將你要用自律來做成的事情變成習慣,一旦變成習慣,就不會消耗你太多意志力了,當然最重要的是剛開始養成習慣的時候,是需要消耗巨大的意志力的,所以剛開始給自己制定的需要養成的習慣,不要超過兩個!然后給自己制定養成習慣的時間,30天,給自己一個堅持的動力:啊,過了30天,我就能養成這個習慣啦!
最近聽了李強(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開講啦》,有些感觸,16歲下鄉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勞動,一直到27歲,整整九年,人生這么光華燦爛的九年時光,就只能待在那書籍匱乏的地方,他們那時候,一本書翻到最后,都是小心翼翼的,因為再翻就爛了。
李先生的幾句話很觸動我:
“1.勞作了一天,再累也要看書,因為第二天早上別人就會來你床頭拿走,那個時代最大的問題是沒書可看。
2.其實你是可以畫出你的生命軌跡來的,總會有起有落
3.人哪有不遇到挫折的,永不放棄很重要”
其實是最苦的不是在堅持,而是在荒廢中懊悔,關于后悔送你一句話,不要拿過去的錯誤懲罰現在的自己。
用現在的努力,去擁抱未來的自己
你不是沒有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