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產品的PRD完成得很好,那么這款產品也不一定是成功;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如果產品的PRD完成得很糟糕,那么是不可能誕生一款好的產品。
一.PRD的定義
PRD描述了你所做的這款產品的方方面面,包括產品目的,產品定位,產品用戶群體,產品功能和產品行為。
PRD與MRD:MRD為市場需求文檔,主要描述的是市場需求帶來的潛在機會;而PRD描述的是實現潛在機會的這個產品中的種種。
二.寫PRD的十個步驟
這里不僅僅是描述直接上手寫PRD,而是包含整個過程步驟。包含寫PRD之前-寫PRD時-完成PRD之后。
1.做好準備工作
為了完成一個有競爭力的產品,首先需要根據事實與數據,與可能有想法的所有人包括客戶,競爭者,公司同事,產品團隊,銷售人員等對產品問題及解決方案討論各自的見解。一方面使你對產品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另一方面使你本身變得自信和令人信服。
2.定義產品目的
做好準備工作后,你需要對為什么需要這款產品有很深的理解,去建立一個清晰的明確的產品定位。這讓你的團隊,銷售人員等都懂得這款產品真正存在的意義。
這個目的引導著你,每次產品發布需要實現一個怎么樣的目標以及這些目標怎么被衡量。注意目標需要是可以被量化的,比如凈利潤增長10%。這個目的也引導著整個團隊,讓大家都知道產品成功應該是怎么樣的。
3.定義用戶群體,用戶目標和任務
找出主要用戶群體
有了產品目的與定位后,需要跟各種各樣的人主動觀察與溝通,去了解他們的想法與行為。進一步地根據行為將用戶分類,界定出哪一類是產品的主要用戶群體。
分析其行為,將主要用戶群體的行為特征化,這些特征將會引導你去進行產品設計。假如設計一個功能時,要設想對于主要用戶群體來說他們是否需要這個功能,會有怎么樣的反應。
主要用戶目標
對主要用戶群體行為進行特征化分析,弄清楚他們為什么要使用產品,在什么場景下使用,主要目的是什么。可能他們會跟你講他們的問題是什么以及解決方法可以是什么,但是往往你要看到問題下面的本質,知道他們的目的并結合產品的目標得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任務
了解的產品的主要用戶及用戶目標,接下來的任務就是以怎么樣的方式來完成用戶的目標呢?因為競爭很激烈,通常需要一個更好更新奇的方式去實現目標。而少即是多,主要功能越少越受用戶的追捧,既滿足了他們的需要又提高了效率。他們沒有熱情與精力去研究復雜的繁多的對他們無用的功能。
4.定義產品原則
產品細節很多,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每個人對產品又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想法。那么在整個項目過程中,為了能引導團隊所有人能夠有一致的想法和行為共同去實現產品的成功,產品經理需要定義一套具體明確的產品原則。
例如eBay的產品原則就是 好用,安全和好玩。
5.原型和測試
這個階段你有了產品的idea,那么是時候去驗證他們了。
將產品idea做成原型輸出,這階段的原型只是粗略地展現你的產品邏輯及架構。需要做以下測試:
可行性測試
在開發的角度上,在對應的時間實現這個產品會有哪些障礙。完全不可行還是只是有困難。
可用性測試
找出身邊可能潛在用戶,討論是否達到了他們的預期目標。
產品理念測試
實際地與潛在用戶討論是否會為用你的產品,為你的產品買單。
6.定義并質疑你的假設
有了產品的目的,定位,主要用戶群體及產品idea,現在要做的就是質疑你的產品idea。因為一旦開始項目后,就很難以做出其他大的改變。
7.把他們寫下來
現在一切都準備好了,需要把他們一一寫到PRD中了。PRD需要共享給全組的人看到,保證不會丟置,并且可持續更新。PRD主要包括幾個部分:
產品目的:為誰解決什么場景下的什么問題,愿景是怎么樣的;
產品功能:描述清楚每一個場景下的每一個功能,每一個功能支持著怎么樣的目標;
發布標準:性能,可擴展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可本地化;
時間計劃表:每一段時間實現什么目標其內容是什么。
8.劃定優先級
不同的需求劃分不同的優先級,第一要分類:必須要有,非常想有,最好有;第二要從1-n進行標識。因為隨著市場的變化,時間的推移以及計劃外新加的產品需求,需要最優先完成優先級最高的需求,隨時都有可能刪減優先級不那么高的需求。
另外,由于需求多變,需要在PRD中隨時保持更新。
9.測試完整性
把一起更新在PRD中之后,需要讓開發人員確認他們是否從PRD中得到了產品目標并且懂得怎么去實現目標;需要讓測試人員確認他們是否懂得各種場景并且清晰地寫出測試用例。
10.管理產品
在項目的開發及上線之后,會有很多問題及決議,我們需要實時地更新到PRD中,確保PRD完成了說明了產品的各個方面。PRD應該是一個持續更新的東西,一方面記錄所有的變化,另一方面讓別人快速地理解這個產品。
注意:PRD不應該參雜過多的細節也不能不注重細節,重在產品邏輯,簡潔地用簡短的文字說明怎么實現產品的目標。文字說明不要有歧義,用一兩個字能表達處理的意思切勿用一句話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