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發了《2歲以下的孩子應該遠離所有所有所有的屏幕》之后,有好幾個朋友在后臺留言問了一些問題,比如:
- 2歲以上孩子的應不應該看?看的話應該看多少時間?
- 不給孩子看動畫片,孩子就哭鬧怎么辦?
第二個問題尤其棘手,相信問的朋友并不孤單,尤其是現在,有了如此方便、可以隨時隨地觀看視頻的手機和Pad,遇到這種情況的父母應該少不了。
對于0-5歲的孩子,雖然總體上來說電視、視頻或者游戲都應該要限制,但是也并不應該一刀切完全杜絕。事實上,也根本做不到。
到底應該如何讓孩子看視頻呢?
01 盡量嚴格把控時間
存在未必就一定合理。市面上大量的教育視頻、早教機,不管宣傳說的多么花里胡哨,大部分其實并沒有什么用。花幾百塊錢買個早教機或者一整套的教育視頻,還不如花更少的錢帶孩子去逛趟動物園看動物。
存在也未必就一定必要。嬰幼兒看上去很喜歡看屏幕或者玩手機也并不意味著那是必要的。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特別容易被各種屏幕吸引,就以為他們很愛看上面的內容。
其實,那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
孩子的大腦天生就關注新鮮的、移動的事物,彩色畫面的快速切換是孩子大腦無法抵制的東西,他們是非看不可。
這是個生理必然性,是人類生存機制的一部分,就和幾乎人人愛吃一樣,我們其實也是沒得選的。
因為孩子看上去喜歡,并不意味著我們應該經常給嬰兒這種視覺刺激。
除了有可能傷害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之外,花在屏幕上的時間越多,意味著孩子可以花在更有價值活動上的時間就會越少。
更有價值,有明確證據證明有效的活動有很多,比如:多對孩子講話;和孩子玩的時候注意互動;多給孩子閱讀等等。
近20年以來,美國兒科學會(AAP)都是建議2歲以內的孩子不要看視頻(各種屏幕上的都包括)。今年10月份出的最新一版作了更加詳細的規定:
- 18個月以下的孩子不要使用電子產品,其中和家人打視頻電話除外;
- 18~24個月的孩子,如果想引進,建議對節目質量要提前篩選把控,最好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觀看的同時講述視頻內容;
- 2~5歲的孩子,每天觀看視頻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這個比之前嚴格了,之前的規定是不要超過2小時),并且保證每天有足夠的“不插電”活動時間。1個小時不要一次看完,最好1次不要超過半小時。
我準備給我兒子執行,包括給大家的建議是:
- 2歲之前,除了視頻電話,最好完全杜絕;
- 2~5歲,遵照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
美國兒科學會雖然規定18~24個月可以看視頻,但是也非常慎重的建議父母篩選內容并陪同觀看,也是因為0-2歲的孩子看大量視頻其實風險還是挺高的,沒必要著急那半年。
既然需要把控,為什么是”盡量“和”最好“呢?
我們畢竟是人,不是機器。如果大人實在太累了或者真的需要15分鐘洗個澡,讓孩子看一會也不至于對孩子大腦有什么實質性的壞影響,事實上,一個煩躁或者過度疲勞的父母對孩子的壞影響或許更大。
2~5的孩子如果特別愛看視頻,不給看就哭,或許很多情況下是因為父母特別喜歡看電視或者玩手機。
美國兒科學會這次的新建議里面提出了一個家庭計劃:
建議每個家庭都花時間計算一下,家庭每個成員每天花在視頻上的時間,其中多少時間是帶孩子的同時進行的(也就是說對孩子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然后要求成人先以身作則, 對自己的視頻時間有所控制,把空出來的時間多安排“不插電”的活動。
這個建議讓我們把限制孩子看視頻的關注重點轉移到了整個家庭,或許這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案。
02 一定要嚴格篩選內容
孩子2歲之后開始看視頻,除了要把控時間之外,最重要的其實是嚴格篩選視頻內容,最好選擇高品質的比較經典的互動性比較強的節目。
這樣做主要因為兩個原因:
-
孩子非常擅長模仿
不僅如此,孩子還會延遲模仿。
- 13個月大的孩子,只看一次就可以在一周之后還記著一件事情;
- 1歲半的孩子,可以做到只看一次然后在4個月之后模仿一件事情。
可以想象他們看了1個小時的視頻可以吸收多少內容進去。不要忘了,孩子還會每天24小時,365天觀察父母的行為。延遲模仿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什么我們即使離開家多年之后仍然會模仿父母的行為。
對孩子,延遲模仿甚至會以不可預期的方式出現。
-
外部輸入可以深遠的影響一個人的行為
耶魯大學心理學家約翰?巴赫做過一個實驗充分展示了人類的這種敏感性:
巴赫當時找來一群學生,然后告訴他們要測試他們語言,給他們一組詞讓他們組成連貫的句子:
DOWN SAT LONELY THE MAN WRINKLED BITTERLY THE WITH FACE OLD
可以留意一下里面有多少詞和"老"相關。
其實他關注的并不是學生們的語法水平,他感興趣的是學生接觸這些詞之后需要多長時間離開實驗室和走下走廊,結果非常驚人的發現:
比起對照組只是看了隨機詞的同學,他們需要40%更長的時間。一些學生甚至彎腰和拖著腳走,好像老了50歲。
深入研究發現是因為:
實驗激活了記憶里面老年人的原型,于是參與者表現的和他激活的原型一致。
這個實驗只是外部影響對內部行為非常強大影響的很多證據之一。你允許孩子大腦進入的視頻內容,影響他對世界的預期,接下來會影響的不僅是他的認知能力,同樣是他的行為。
如果想讓看視頻的價值更大,父母有精力的時候可以陪孩子一起看,看的時候可以和孩子保持互動,幫助孩子分析和認真思考他們看到的內容,畢竟小孩子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是和大人的互動中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