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顧名思義,人可以從ABCD這些選項中做出選擇。高考后面臨的選擇,擇業后面臨的選擇,結婚時面臨結婚對象的選擇,所謂人生大事中的選擇,人生中大大小小的選擇。
從前長輩們總是教育,好好讀書,成績好了才能選擇好的大學;好好讀書,長大就能有一份好的職業;好好讀書,才能嫁一個好的人,有了好的資本才能選擇別人而不是等別人來選擇你。
或許吧,選擇多了固然好,能為自己選擇一個好的籌碼。只是,每個人是否真的覺得所有的選擇都是自己喜歡的。
記得我高中畢業那年,成績不理想,很多學校無法讓我選擇,最后是去了一個沒有選擇的學校,在花了長達兩個月的時間糾結,最后上的是讓各位長輩并不滿意但是還得自我安慰的一所學校。他們的嘴邊總是掛著,這樣也很好,以后也不好說,算命的說去這里以后會很好。當時不懂事的我總是覺得這些話也給自己得到了安慰,然而我的內心卻覺得這并沒有這么嚴重,需要長輩們進行自我安慰。在我的內心世界始終認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要我堅持做好我自己,不被看好的環境并不真的差勁。中國的家長總是認為,只有去好的學校,去高級的學校,就一定能有出息,即便事實是這樣,但是前提是,如果沒有做好自己,去哪里都是癩蛤蟆。又何必在意有多少選擇呢。
從前讀書時,每一門的學科都必有選擇題,這也許是我自認為的“干擾學”吧,一些題目或許本身心中有的答案,可是選擇一多就被干擾,多看兩眼還覺得這個會不會才是正確的答案,從而花上不少的時間,去糾結,去認證,如果選擇對了便如釋重負,選擇錯了立刻后悔莫及,心里想著,早知道不要選擇這個了。現實中,有時候有選擇固然好,有對比才知道兩者的不同,也讓人明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可是選擇多了,能靜得下心來好好做選擇的人又有多少。現在的人們總說,這個時代讓人太浮躁了,歸其原因,我覺得除了誘惑多了,同樣也是選擇多了吧。能看電影就不看書,能出去和朋友聊聊天喝茶也不會選擇一個人出去走走,在我認為時代雖然改變人,可是沒有在當下做好自己,即便不浮躁的時代也會讓人浮躁。從前的人總能出經典,當時是真的沒有選擇,沒有誘惑,詩人和作家們都能靜下心來創作,現在的人們在種種誘惑下生存,或是情愿選擇無謂的社交聊天也不愿給自身提高來進行努力。
有些時候,如果能讓自己沒有選擇,一切會不會簡單一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么在做了選擇后就不要后悔沒有選擇到的,沒有選擇的時候,就僅此一個選擇而大膽的向前走,不要擔心那些沒有被選擇到的事物,機緣巧合,是自己的不會逃走,順其自然并不是無奈的意思,我認為是在一切自然的安排下還能做好自己,即便多的選擇,也能讓自己變得沒有選擇的時候,活的純粹明了并且干干凈凈。
沒有選擇,是給自己的一種取舍上的升華。
xia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