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家風,是給家族成員樹立的價值準則,是家庭成員成長的精神足跡,是家庭倫理和美德的集中體現,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是一個家庭共同認可并遵循的思想作風和生活方式,是一個家族的傳統風尚。通俗說法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栽什么樹苗結什么果,撒什么種子開什么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 ? ? 民間的和百度的對“家風”的詮釋都呈現出來了,目的呢,就是想聊一聊電視劇【人世間】里的幾個家庭的家風。昨天開年大戲【人世間】已經緩緩拉下了帷幕,我立刻無聊至極,感覺心里空落落的,于是決定延伸閱讀,把梁曉聲的同名小說又看了一遍。原著和電視劇有很多不同之處,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原著的情節,請允許我用原著的故事脈絡來盤點。
? ? ? 先來聊聊周家,一個底層的工人家庭,周爸文化程度不高,周母是個文盲,就是這樣的一個家庭卻培養出了兩個“北大”的學生。周家居住在光子片,這個片區的每條街名都源于孔子所說的“仁、義、禮、智、信”。周爸就是在這種環境里長大的,中國的傳統文化深深地植入了他的潛意識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他信奉四個字“仁、義、忠、厚”,終其一生就是通過言傳身教,把這四個字揉進了周家人的血液里,彌漫在周家的空氣中。
? ? ? 幾個孩子婚姻對象的選擇完全體現了一家人對“義”和“忠”的詮釋,大兒子周秉義娶了當時還是走資派的女兒,并一直忠于婚姻。女兒為了愛情,奔赴貴州遠嫁當時的“反革命”詩人,面對平反后的丈夫后來的出軌,她也給了幾次機會,無奈之下選擇了離婚。小兒子周秉昆的結婚對象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寡婦,還帶著一個遺腹子和一個瞎眼的弟弟,兩人婚后的婚姻堪稱完美。
? ? ? 第二個家庭聊聊賀家,賀紅梅的爸爸被打倒前副省長,一個典型的高干家庭,可惜恢復政策后就離世了。母親30年代就參加了革命,酷愛讀書,特別是對中國歷史爛熟于心。熱愛學習和豐富的經歷造就了她性格穩重、善于獨立思考、善于總結經驗和教訓,一個明明白白的老太太。受媽媽的影響,賀紅梅下鄉時就很獨立,追求愛情時很果斷,維護丈夫的尊嚴時很堅決,對母親的陪伴很貼切。在丈夫周秉義檢查出胃癌時,表現得很理性,丈夫死后很快又結婚,一個比她媽還活得明白的女人。
? ? ? 第三個家庭聊一下鄭娟的母親,一個善良的老太太。自己的日子是過的是 “吃了上頓沒下頓”,卻收養了兩個孤兒,一個還是盲人兒童。老太太信佛,出于對人世間的善良,對生命的虔誠,她建議鄭娟生下了遺腹子,自己賣糖葫蘆和冰棍養活一家人。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的鄭娟全身洋溢著善良,不論遇到任何麻煩事,她都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她的善良還體現在她的行為上,光子片拆遷時,她把自己的兩間小房子無償地送給了沒有房子的朋友孫改超。
? ? ? 再來說一下春燕的家庭,春燕的媽媽看上了老實厚道的周家老三周秉昆,于是就攛掇秉昆媽媽一起布了個小局,想趁秉昆在家宴請工友時,讓春燕也過去,并以留宿為借口,讓他倆生米煮成熟飯。隨知陰差陽錯地,春燕和秉昆的一個工友德寶攪合到了一起,春燕媽得知后,只好將錯就錯,讓他們結為夫妻。可想而知,春燕在如此家庭成長,必然會是一個愛耍小聰明,為了一己之利,使盡各種手段的人了。
? ? ? 作家畢淑敏說過:“家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家風是有痕跡的,好比大風刮來時我們是看不見的,但是大風過后,我們可以看見小樹被刮倒的痕跡 ”。劇中幾個不同的家庭孕育出了不同的兒女,不過有一個情況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這幾個家庭的父親基本上是缺位的,所以母親才是“家風”的真正的掌舵人,一個家庭里最好的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