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剛剛在微博上看到關注的博主分享的關于教育孩子的隨感,自己也很有感觸。結婚已經有段時日了,關于要孩子這件事,其實內心一直是抵觸的。原因一開始自然是覺得生孩子是女人的一道坎,除了生死攸關,更像是躺在一張病床上無力的承受著歲月這把殺豬刀在你身上臉上各種動刀子,生完后,你從一個皮膚緊致身材姣好的美少女變成活脫脫一個滿臉是斑大腹便便的黃臉婆,這對我來說,還真是件想想就嚇得我望而卻步的事。深知自己其實逃不過這道坎,而且也看到周圍同事朋友生完孩子,有改變吧,其實也沒那么可怕,那么多女人都經歷過了我應該也沒問題,抱著這樣的想法,我暫且放下了這個性命攸關的擔憂。然而,又發展到另一個問題:我能做好一個母親嗎?與此并列的問題還有:老公真的能當好一名父親嗎?先說老公吧,難道他還一直認為生個孩子其實就是家里多個跑跑顛顛吵吵鬧鬧的小破孩嗎?還停留在心情好點就抱來逗一逗,心情不好就自顧自玩游戲玩手機事不關己的狀態?反正有了小孩都會有老人帶嘛,沒人逼著他去起夜喂奶,沒人逼著他去安慰隨時發生的哭鬧,沒人逼著他一定要陪孩子玩,沒人逼著他給孩子換尿布沏奶粉,男人嘛,這種小事也做不好嘛,不都有老婆不都有保姆不都有父母嘛,再說,以前小的時候,我們的爸爸們不也什么都不做?出去上班工作掙錢,回家哪里多看過自己一眼?至于孩子教育,不聽話就打,多嘮叨幾句好好看書就算是關心,老爸這一稱謂不就是用來拿出來嚇唬孩子的嗎?想到這些,我真的很擔憂,我不確定自己能成為一個好媽媽,我也不敢肯定老公能成為一個好爸爸,即使我敢百分百打保票的告訴你他絕對是個好男人好老公,我也不敢輕易說出好爸爸這個字眼,因為我不知道,孩子的成長,一個好爸爸好媽媽究竟要付出多少陪伴多少做到多少才能夠成為。對,我面對的就是好多這樣的擔憂,然而并不確定這些擔憂老公能否理解。
? ? ? ? 可能是和自己有關吧,小的時候記憶里基本沒有爸爸,所有的陪伴和寵愛都來自媽媽,對爸爸的印象除了偶爾媽媽沒空派他接我放學他直著脖子連看都不看一眼走在半路上的我,就是每次他來接我回家路上看到好多好吃的我會說我想要這個他完全當做沒聽見直接忽視掉。爸媽在我心目的地位在當時很小的我的心里是這樣:每次如果爸媽吵架我絕不勸架,只站在媽媽這邊,如果媽媽生氣到想要離家出走我絕對已經穿好衣服等在門口;每次媽媽出差我會變得特別聽話,怕爸爸說我所以事事小心翼翼,心里數著媽媽還有幾天回來,而每次爸爸出差,他去多久都沒關系,我都隨意,況且他買回來的那些東西也沒有我喜歡的我愛吃的專門為我買的。小的時候,我有個大爺,因為兩家關系特別好,每天都會散步著來我家,人手夠了媽媽就和大媽湊桌麻將,人手不夠媽媽大媽兩人就下跳棋聊天。所以每次大爺來我家,其實都是陪我的,每次我睡覺他都會坐在我身邊看電視,聲音很小不會吵我,偶爾跟我聊聊天說說笑,給我拿好多好吃的,出差回來送我捏著鼻子就說I love you的毛絨哈巴狗,周末有時間會帶著我上山春游,給我拍照片,跟我說好多話,有那么好多次我都在心里想:這才是我的爸爸,大爺才像我的爸爸。可是后來大爺走了,因為一場交通事故,當時初二的我哭的一塌糊涂,比我四年級爺爺去世還要難過,四年級那時還小,第一次經歷生死,還不明白死亡是什么意思,還記得,當時爸爸罵我沒良心,因為爺爺對我那么好我卻不知道傷心難過,其實,我對爺爺的記憶,真的不多,而且爺爺對我的好,我也多是從別人口中知曉。
? ? ? ? 還有就是大學,高考的時候我不負眾望,考了一所重點大學,全家人都為我驕傲,小小縣城你傳我我傳你,認識的人都知道我學習好高考考得好大學好。帶著這樣小小的慶幸和驕傲,我開始了我的大學生涯,我才發現:原來同樣的分數卻能有如此大的差距。一班二十多個學生,每個省最多只要兩三個人,所以,好多同學都是省重點市重點考出來的。原本我以為我的英語很好,高中我就是英語課代表,英語老師經常夸我讀的好聽成績高,我也偷偷以為自己是個有天賦的孩子。可是上了大學從一位同學的提問中我才知道英語有美音和英音的區別,而她提問的時候,我根本聽不懂她的問題,不知道這兩個詞是什么意思。他們的口語一聽就和我口中的英語不一樣,他們的表達能力和自信,我也遠遠比不上。我只是一個五六七八線小縣城的一個小高中里走出來的孩子,在上大學之前,我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北京,我沒去過博物館,我只有到北京才去過動物園,也沒去過圖書館,因為太小因為我根本不想去也沒有看書的想法和欲望。慢慢的,我敏感的體會到這其中所有的差距。當然,我承認自信和表達能力的欠缺和我的性格有很大關系,但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生活閱歷,雖然不是試卷上能考出來的,卻在學習和生活中一一盡顯,有時候,我甚至認為,這些反而遠遠比分數來的更重要。
? ? ? ?正是這些自己的經歷和自己的小心思,讓我知道,把孩子教育好,成為一個好父母是有多難。你可以說:孩子這件事,窮有窮養法,富有富養法,無論怎樣都能拉扯大;你也可以說:那么多從山溝溝里走出來的孩子考上清華考上北大,成就了多少多少事業。可是,那些差距和辛酸和背后比別人多付出的成倍努力,外人永遠不知道。既然我要成為母親,既然我知道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我為什么還要散養著孩子讓他的童年和少年充滿著必然會被現實打破的無知,而不是盡自己所能多給他一點多讓他了解這個世界多一點?我當然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但是我也知道,以自己現在的條件,其實,根本不必擔心過猶。我的憂慮來自于我不知道該怎么做,也來自于我不確定老公和我在這個問題上立場是否一致,他是否能理解我的想法和我一起去扮演好父母的職責,我擔心他還會不假思索的復制著上一代家庭角色的套路,而這是我從小就不希望自己得到現在更不希望孩子得到的家庭悲劇。一個孩子如果在童年的記憶里根本沒有父親,請別告訴我因為這是中國式父親,父愛都來的太過深沉。我只想說兩個字:別給我放屁。我只知道,我希望小時候的我能左手牽媽媽右手牽爸爸一起去玩去郊游,我希望小時候的我看見自己心愛的玩偶走不動的時候會有個男人寵溺的笑著把它送給我就算一次也好,我希望小時候的我如果手指劃破也能像大爺看見姐姐手指劃破一樣爸爸能立刻從沙發上起身緊皺眉頭為我找創可貼,我有好多好多希望,而即將成為父母的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得到本是他應該得到的這一切,作為父母,其實無須過于在意你投注多少金錢也無須有任何壓力,這些愛和溫暖都會散播在生活的每件小事里,慢慢浸潤孩子的心,只要身為父母的你愿意為之付出陪伴和關愛愿意主動承擔本屬于你的責任,而如果你不想付出,還把自己當成沒長大孩子一樣能逃避則逃避能偷懶就偷懶,那么,請你一定先不要盲目的選擇當父母。這是為什么,我總會問老公:你準備好當一個爸爸了嗎?
? ? ? ?即使想到這些,即使已經感到憂慮,我依然沒有把握自己就能百分百的做個好母親,畢竟,孩子的出生意味著生活的整個世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其實我都無法真正的想象和預料。所有的路,只有自己走過才知道。
? ? ? ?帶著這么多未知,帶著這么多擔憂甚至恐懼,我依然無處尋找解決辦法,而我說這些也從不是為了要求我們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我希望自己即將擁有的家庭生活是這樣:我和老公彼此相愛,互相包容體諒,在意彼此的感受,因為家庭關系最重要的就是父母關系,父母關系和諧穩固,會從小就在孩子的心里種上安全感的嫩芽,并且隨著年齡增長漸漸長成參天大樹。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各司其職,而這里的各司其職,完全不是指爸爸只要在外掙錢養家,媽媽就當全職主婦,而是在孩子的成長教育和陪伴中各司其職。如果是男孩,爸爸能夠在他長大一點后多陪他運動玩耍,教會他堅強和勇氣,告訴他怎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而如果是女兒,爸爸會給她寵溺給她細膩的關懷,讓長大后的女兒自然而然的知道如何和異性相處,如何對待異性的贊美。而作為母親,我會告訴孩子:我很愛爸爸,我也很愛他。盡全力照顧家里日常起居,盡全力的去陪伴撫慰,我希望他是個善良、開朗和懂得寬容的、身體和心理都很健康的孩子。而至于教育,我并不希望孩子被沉重的課業和補習班壓垮肩膀,我能夠提供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要給他最好的,孩子的排名、分數并不重要,而孩子想學什么,對什么感興趣,我希望以后的自己也不要忘記去聆聽孩子的想法,關于他的人生,我給他力所能及的一切平臺和基礎,但也要給他自由的天空和尊重,其實,我們誰都沒法替誰走完這一生,而作為父母,你可以做的不好也可以做的不到位,但永遠不要成為孩子成長和發展的阻礙和束縛。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人格和個體對待,他從不是什么附屬和傀儡,也不是你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和希望的寄托,我們只承擔作為父母的責任,而他擁有屬于自己的獨立的人生和選擇,而唯一能夠緊緊連接我們和孩子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愛,那些成長的陪伴和煩惱,那些溫暖的瑣碎小生活全都變成愛,給他鼓勵和勇氣,讓他自信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人生。想到這里,我這顆憂慮的心就真的開始慢慢得到了寬慰。
? ? ? ?寫了這么多,其實我只是想說:希望我們真的能夠成為這樣的好爸爸,好媽媽,即使也會犯錯,我們也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親愛的,希望我說的這些你都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