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老師組織了“與身體對話”的活動(以IFS內在家庭系統理論為基礎),本來不想報名,在最后一天決定還是報名體驗一下。
這是一個智慧的決定:印象深刻的是有兩個活動。
第一個活動是兩人一個小組,A說自己當下體驗到的感受,B可以選擇說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選擇說A的感受,說時語言要簡練。在練習過程中我剛開始選擇重復對方的話,這種重復對方的話好像就在我們倆之間建立了聯結感。重復四句話后,我感覺有些尬聊,直接表達了出來,對方也感受到了我的感受,那一刻溝通“通了”。很神奇,發生了什么?讓我們之間有了情感聯結。我的理解,在那一刻,沒有大腦加工過程中對這個人好或者壞的評判,此時此地我們感受到的是彼此之間“活生生的人”的照見,我看見了她,她看見了我,我在她在。
還有一個活動是想一個你和你身邊的某個人發生溝通的場景,體驗感受用身體做語言造型溝通的過程:你先站在中間,然后站在和你溝通的他人位置(比如左邊)體驗一下對方的表達。再站在自己的位置(比如右邊)體驗一下自己怎么回應的對方。然后再到他人的位置,再到自己的位置,變換三——五次,體驗重要的變化節點。
我體驗到的,當我站在對方位置時,我能夠感受到對方他是雙手交叉抱在胸前的,他的身體直直的站立著,眼神向下,面部沒有表情。我站在我的位置時,我的身體是半彎的,好像在求助對方幫我。我重新站在對方的位置,對方選擇的身體語言造型沒有變,我又重新站在自己的位置,我選擇站了起來,溫柔堅定的平視他。我又重新站在對方的位置,對方的面部表情有松動變化,身體語言造型沒有變。我又站在我的位置,繼續堅定溫柔看著對方。我重新站在對方位置,對方交叉的手臂放了下來,身體語言造型發生了變化。
換位體驗,發生了很神奇的變化,具象化的呈現了人與人關系之間互相影響性。看到了我自己的力量。
再次夸夸老趙的智慧選擇,這是兩個很好用的小游戲,既可以看到自己也可以看到他人。我準備先在平時生活中體驗踐行,用起來。
感恩遇見,感謝體驗[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