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對于哪個年代的人來說都不陌生,不說是作為中國傳統工藝,還是作為一個玩物,這都是很值得慶幸的。不說風箏有多少歷史,有多少文化傳承,我也說不出來。風箏好像一直以來都是特別花哨,特別漂亮的,各式各樣的都有。只要是天上飛的都可以仿制出來,甚至是海里游的都可以做出來,我小時候就玩過一種鯨魚形狀的風箏,是我放飛的最大的風箏了。
我們這放風箏的時間是過新年的時候,大年初一集會上就有賣風箏的了,一直會持續到大概正月十五左右,可能是看孩子都有壓歲錢了吧。過年的時候除了壓歲錢,新衣服之類的,我最熱衷的就是放風箏了。拿了壓歲錢,在母親還不知道的情況下,先去買個自己喜歡的風箏,之后知道了也沒辦法了。初一當天基本上沒怎么有放風箏的,大人都去拜年了,小孩子等著收壓歲錢,哪有時間去放風箏啊。
在以前的鄉下放風箏是最舒服的,從它起飛,到你收回來,都是一覽無余的,因為鄉下莊稼地里方圓幾里之內都沒建筑物,沒什么能擋住視線。這個時間正好是小麥苗剛出頭,一眼望過去都是綠油油的一片,躺在上面,手里握著放風箏的線,眼睛望著飛在天上的風箏,也不知道自己當時想的是什么。
放風箏還是人多好玩,你試過站在一片空曠的地方,抬頭向上看到的任何一個方向都是風箏嗎?從遠處飛來的風箏就在頭頂上飄著,天空中都是風箏,飛的低的還會在地上映出影子,那個時候我只感覺很美,好看而已?,F在如果再經歷一次這樣的場景,我只能說是震撼,美已經不足以形容了。那可真是放風箏啊,整個天空都是風箏,遠的近的都是的,沒有見過真的想象不出來。雖然偶爾會有線纏到一起的,還有不老實的,一陣風大風吹來可能還會有斷線的。
說起來這個斷線的風箏,這個是我們小伙伴最喜歡的了。一般我們都會看那天風向是向這我們這吹的,我們就會把自己的風箏先放起來,然后找個石頭之類的固定住。然后。。。我們就看著別人放的風箏,等著斷線。斷線了之后,先判斷下風箏的大致落點,如果落的不是太遠,這個時候我們就開始撒丫子狂奔去追那個斷線的風箏,誰追到就是誰的了。有的時候一下午就為了追一個斷線的風箏跑了幾公里,也不覺得累,只有開心,追上了更開心,追不上就回去繼續躺著看天上的風箏。我的風箏收藏應該是我們幾個小伙伴里最多的,因為跑的快啊,而且眼睛比較好使,他們還沒發現有風箏過來,我就已經跑出去了。
現在過年回家,放風箏的也還有,但是看不到那么多了,也看不到以前放風箏的人了。風箏還是會斷線,可是已經跑不動,追不上了,可能只會想一想它會落在哪里吧,甚至是想都不會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