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鈴響了
所謂從善如流就是這般 ,無須濃墨重彩的去描摹,只需輕描淡寫的來訴說 。這是一條沉浸在歷史和信仰中的商貿大道,歷代的“王者至尊”? 創造了一幕幕古老的傳奇,歷史見證了它的滄海桑田,歲月升華了它的神秘繁華,那么,什么時候文明放逐了它?什么時候文明解放了它?
? ? ? ? 靜駐窗前? ,攜一縷清風、邀一輪明月、品一杯香茶,任憑思緒在歷史的云煙中百轉千回,終于,停在了國力強盛的大漢帝國,停在了駝鈴四起的大漠深處,停在了蕭瑟繁華的商貿大道,狂舞的鐵蹄在我的血液里奔騰,驚心動魄的轟響是冰河破裂的一瀉千里。我仿佛聽到好像有人在敲擊歷史的警鐘!
? ? ? ? 問一問大漠對苦難的堅守能持續多久?問一問蒼穹對寂寞的忍耐能持續多久? ?
滾滾紅塵? ? 斗轉星移? 有誰能心不跳眼不紅的來一個斬釘截鐵的回答?
? ? 所以兩千多年前張騫用十幾年的大好時光演繹的那份堅守顯得更加凄婉動人。自他歸來,絲綢之路上的墨香和正氣升騰千年,亙
古不滅,兩千多年前,這個為民族強大而出使西域的英雄以青春的熱血,倔強的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他將自己的青春置換成永恒,
一種精神執著的閃爍在歷史的天空!
“聞道尋源使,從此天路回.牽牛去幾許?? 宛馬至今來.”這是古人對張騫的評價。
邊城暮雨雁南歸? ?
塞外縱橫沙入云?
胡地迢迢千萬里? ?
氈裘琵琶報漢家? ?
這是張騫留給我的觸動與感慨!
? ?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劉徹想詔一位真正的英雄出使西域各國,然而在漢武帝劉徹的時代,并不缺乏這樣的勇者,最后陜西城固人張騫應詔出使,代表漢帝國第一次出使西域。當漢武帝將象征漢帝國的付節交到張騫手中的那一刻,史書就記住了這個不同尋常的日子。漢武帝將漢帝國的未來交給了張騫,而張騫也已將自己的生死命運全然的交給了遙遠莫測的遠方。
? ? ? ? 張騫帶著使團一路向西渡過了黃河,進入了河西走廊,此時,來自中原的張騫第一次感受到了大漠的風沙與蕭瑟,更令他們感到困惑的是,當時的河西走廊,控制在匈奴人的手中,他們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匈奴人的手中,但要通向西域,就必須穿越這條生死通道。不幸的事終于發生了,使團進入戈壁不久就被匈奴人發現,使團中很多人都被匈奴人殺害,但命運卻眷顧了這位在風沙中依舊氣節永存的大漢使臣,單于并沒有將他殺死,而是將他扣押。從此,張騫開始了在匈奴人監管下的生活。
? ? ? ? ? 此時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國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雖然淪為匈奴人的俘虜,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使命。在艱苦的監禁生活下,他十分細心的記錄下了匈奴人的地理和軍事行動方式,他知道自己的國家和他的皇帝陛下需要這些有價值的情報。
? ? ? ? 公元前129年,由于漢奴戰爭的爆發,被扣留十年的張騫終于逃出來了,逃出了匈奴人的地域。然而,十年的監禁生活,并沒有使張騫忘記自己的使命,他繼續前行,一路打聽大月氏西遷之后的落腳處,數月的跋涉后,張騫終于到達大月氏,但數年之后的大月氏已在土地肥沃,水草豐美的西域站穩了腳跟,新的月氏王已喪失了和匈奴人作戰的勇氣。一無所獲的張騫便帶著使命離開了大月氏,然而,歷史的轉折總是在堅定的信念中出現轉機。從此,他開始游遍西域各國,詳細的記錄了西域的風俗人情和地理物產,這位歷經磨難卻依舊挺直脊梁的大漢臣子以敏銳的直覺判斷,這些資料將成為漢帝國與匈奴作戰最有利的軍事情報。
? ? ? ? 公元前127年,出使西域13年的張騫,再次踏上了歸還故國的土地,但張騫的歸途依舊艱難險阻,河西走廊任然控制在匈奴人的手中,要返回故國必須再次穿越敵人的土地,不畏艱險的張騫靠無與倫比的決心和勇氣又一次倔強的與命運做了斗爭,駝鈴聲再一次向遍了大漠的天空!
? ? ? 張騫成功了,他帶著歷史的使命和萬丈情懷回到了故國,漢王朝從此抬起了驕傲的腳步,一路奔跑,人杰鬼雄,英名千秋,層出不群的使者向西域走去,這條連接過去與未來,邊關與中原的大道從此由蕭瑟走向繁華。
落日里的最后一抹白緩緩地跌落,一幕一幕的在訴說大漠里的故事,駝鈴聲響、黃沙四起、殘碑人骨、瓷片樂器、絲綢茶葉……一個名族的史詩在歷史的云煙中漸漸遠去,這條商貿大道從此燦若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