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界有六字箴言”管住嘴,邁開腿“。可我發現我減肥的意志總是輸給食欲,經常管不住嘴。
一日三餐,餐餐不能少。隔一頓不吃,心慌慌。并且,我吃東西不挑,只要不難吃,我通常會狼吞虎咽,通通塞到肚子。買回來的面包,本來想做早餐,結果活不過晚上。像鳳梨酥這樣的點心,吃了一個,一個又一個,基本停不下來。肚子不餓就是嘴饞,看到吃的,想盡快塞到肚子,落肚為安。可吃完通常又后悔又自責。于是我去找很多飲食方面的書籍求助。原來我這種,是一種情緒性進食。
情緒性進食就是受情緒影響,通常面對較大壓力或焦慮時,就會失去對食物的控制,大量進食,超過了正常飲食的一倍。通常有兩大原因:
1、補償心理
因為長時間被抑制,放開之后就會放縱。小時候,家里條件不是很好,是留守兒童,沒什么零食。放學了特別喜歡去一個朋友家玩。因為她家有很多零食,薯片、糖果、餅干、辣條等,五顏六色,五花八門。朋友特別大方,讓我隨意吃,于是我經常吃很多,把肚子塞得滿滿的。
這樣我會有一種強烈的安慰感和滿足感。
現在工作了,開始買一些以前沒條件吃的東西。吃的,我都會忍不住吃。身體好像失靈了,不管饑飽,只有吃到眼前沒有才會停下來。這可能也是因為家境比較貧寒,食物比較稀缺。如果富裕的時候,就會大量進食,轉換為身體的脂肪,為物質匱乏的時候儲蓄能量。
2、壓力大
除了小時候的經歷,還有一種原因容易情緒性進食。當我有很大的壓力的時候,特別想吃高碳水高熱量食物。比如面包,蛋糕,酥餅,點心等等。
因為壓力大,大腦會分泌皮質醇,然后使我們的身體處于一種緊張的戰斗模式。食物,是一種相對便宜又易獲取的一種讓我們緩解緊情緒的方式。所以經常會“借吃消愁”。
并且,因為有時候工作壓力大,沒有精力再去控制飲食了。所以就會出現過勞肥的狀況。
既然找到了問題,那又要怎么去解決呢,在這幾年反反復復的掙扎中,我探索了三個比較適合我的方法。
1、不壓抑自己,想吃就吃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想吃的東西不要壓抑自己。比如我很喜歡吃面包,因為小時候吃面包的機會不多。但害怕熱量很高,高糖高油,能讓我變老變丑,所以會下意識躲開面包店。可有時候就是想吃。我知道如果,我總想著不能吃,我最后肯定會隔半個月買一袋吐司,然后一次性干掉。于是,在我想吃的時候,就去買一小袋,放在早上吃。細細品嘗完之后,十分滿足,下次就不會想吃了。覺得味道也就那樣,并不是非吃不可。
2、學會放松
減肥七分飲食,三分運動,還有十分情緒。壓力是消極情緒的來源。所以我盡量不要讓自己處于高壓狀態。下班回來很累了,我寧愿躺著,刷綜藝,刷劇。這樣容易轉移注意力,從而脫離了想要吃東西的狀態。不然,把自己吃的飽飽的,還要花時間鍛煉,熱量沒消耗完,也是白鍛煉。
3、多喝溫水,多刷牙
我發現喝溫水對我還挺有用。溫水能讓我冷靜下來,把肚子喝飽了,再多吃一點,就要撐死了。另外,刷牙后口腔比較清新,再去吃東西,食物味道會變得很奇怪,所以,不會再想去吃了。
希望這三招對大家有用,也歡迎大家分享如何應對情緒性進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