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努力讓他盡快變成沒有事,才對得起自己和愛你的人!
生物學家告訴我們,人類是群居動物,若把單獨一個人放在一個物質充足的荒島上,怕要不了多久這個人的精神就會奔潰。
人需要同類,不僅僅是為了交流,更多的是從同類身上獲得一些愛的情感。
這些情感有親情,愛情,友情,等等。
但不可避免的是,人是復雜的情感動物,在獲得愛的同時,也會伴隨著其他各種各樣的情感,而其中讓很多人痛不欲生的,便是一方對另一方的背叛。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芬,20世紀90年代大學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一家市級醫(yī)院當醫(yī)生,交往了一個只有高中文憑的男朋友,按照世俗來看工作也不上臺面。
當時,不管是她的親人還是我們這批好友都不看好她的這段戀情,說男孩子配不上她。可是沉寂在愛情中的芬硬是把這場戀情持續(xù)了五年,終于得到了父母的認可。
就在她們準備領結婚證,然后昭告親友大擺宴席之時,芬在另一家醫(yī)院學習的時候,居然看到了自己的男友陪著一個大著肚子的女人看婦產科.........
芬當時痛不欲生,她只知道那個男人視她如珍寶,說能夠遇到她是他今生最大的運氣與幸福,只愿能一輩子守在她身邊,讓她幸福如公主............
這些誓言猶在耳邊,但已物是人非。想必任誰一時也承受不了這樣的突變吧,芬甚至一度悲傷到絕食的地步。
好在芬是有思想的新女性,在短暫的沉淪之后,她化悲憤為動力,發(fā)奮讀書,考取了碩士學位,并因此獲得了工作崗位上的提升。
雖然芬也成了年過三十而未嫁的剩女,但也正是由此才讓她等到了她現(xiàn)在的先生-一個海歸博士。
如今,芬的家庭幸福美滿,再看當年那個腳踏倆只船的男人,卻還在為兩斗米與老婆吵架。
當我們提起那個人時,如今已經是醫(yī)院的副院長的芬,會優(yōu)雅的笑笑,然后說:每段過去都是人生,若當年他不劈腿,我們肯定會結婚,但以現(xiàn)在看來,我們在一起幸福的可能性并不大。
正是他當年傷害了我,我才會發(fā)奮讀書。若沒有發(fā)奮讀書,我不可能拿到碩士學位,沒有學位,我就不可能是現(xiàn)在的副院長,當然,更沒有我現(xiàn)在的老公什么事了,所以,想起來真要謝謝他當年傷害過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