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公務員申論的第一句話是,90后沒有后顧之憂,中國第一次出現“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的一代人,這代人噴薄而出的創新力,幫助中國進入一個極具創新的時代。
父母,經歷過餓腹度日的一代,我的歷史不好,所以不能多提,雖然沒人看,但也要對自己負責吧,我想說的是我們父母這一代經歷溫飽問題的時期,馬斯洛大爺說過,生存是人最基本的問題,在那個時期如果談夢想,是該有多強大的自我。
那個時期沒有九年義務教育,連生存問題成為大多數人的問題時,知識算什么?所以,一個知識傳遞很少的時代,何談獨立思考。
那個時期沒有互聯網,不能足不出戶去看很多東西,一個沒有信息傳遞的時代,談何靈魂豐富。
所以,不言而喻,那個時期不是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只是沒有人意識到,還可以這樣生活。
所以,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尤其我們這一代,90后的時代,衣食無憂,互聯網的原住民,一切一切的資源讓我們原本的人性開始閃光。
我們開始學會思考,學會批判,學會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事物,我們每天接受的信息是沒有互聯網時期的幾千倍。
最近一直在接觸一些特立獨行的90后,做老師,開花店,開農園,做服裝,做園藝,他們真實,他們善良,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他們敢于改變,他們敢于與世界對抗
是的,原來感受自己想去感受的才是生命的意義。那些追求物質的豐裕讓我們成為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變得麻木不仁,失去了感知,忘記了自己的意義。
金錢可以買來很多東西,但很多東西也可以用自己的愛來換取。金錢的發明確實讓我們方便了一些程序,但是卻抹殺了我們感知美好的能力。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我們終究會回到我們原始的程序,我們終究會回歸到自給自足,物物交換的時期。因為我們總會回歸到本來。
90后,這個時代的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