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被拖延所累。比如昨天晚上早早回到宿舍,以為有大把的時間把剩下的打卡完成,結果又先跑去看直播、淘寶,等一切結束,已經十點半了。這才趕緊打卡,最后折騰到近十二點才入睡。
早上被鬧鐘叫醒已經六點半了,眼睛又酸又脹,還沒睡夠。這真是拖延癥的懲罰啊。
醒來就在看今天推送的TED,結果好巧,正好也是說拖延癥的。
是蒂姆爾班演講的《拖延癥人群的內心世界》,用非常詼諧的風格說著這個困擾無數人的現代病。
蒂姆說每個人大腦里都有一個理性的決策制定者,但在拖延者的大腦里還有一個叫即時滿足的猴子,對猴子來說,意味著在這件事發生之前一切都挺好的。
——現在是開始干活的最佳時機。
——才不是呢。
理性決策制定者,讓我們去做其他動物無法做到的事。
而即時滿足猴子只活在當下。它沒有過去的記憶,沒有對未來的認知。它只關心兩件事:簡單和快樂。
有時候它們會意見一致,比如在吃飯睡覺享受休閑時光時。但有時去做那些比較難但是不那么讓人享受的事,是出于全局的考慮。兩者之間會發生沖突,對于拖延者來說,每次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在這種沖突上——簡單又快樂,又沒有任何意義的區域。
這個區域被稱為黑暗的操場,這是在本來不應該休閑的時候休閑娛樂的活動場所。
在這個操場上帶來的快樂,其實并不是快樂,它是不勞而獲的。這會帶來內疚、焦慮、恐懼、自我憎恨。
那么如何讓拖延癥患者去另一個區域?
恐慌怪獸。它總在冬眠,但是當會出現可怕的后果時,它會醒來。而它是猴子唯一害怕的東西。也正是恐慌怪獸的存在,使我們即使拖延,也總會在期限前完成我們的任務。
最后蒂姆分析,拖延癥有兩種:
一種有截止期。拖延的行為都被限制在一個較短的期限內。因為恐慌怪獸會介入。
但對第二種拖延癥而言,它沒有截止期,也就沒有恐慌怪獸,拖延的后果是不受限制的,他們只會無限的延期。而這種長期的延期,比起更有趣、更短期,基于截止日的那種拖延而說,不那么明顯,也不經常被討論,它通常悄悄地安靜的影響我們。它可能是大量長期不快樂、內疚的來源。
蒂姆強調:認為大家都是拖延者,不存在不拖延的人。我們應該花些時間認真去看下我們的生命日歷,去思考我們真正拖延的是什么。
以上就是這個TED的內容,我一邊記錄一邊思索,無疑,我給每天設置的打卡,都是有期限的。可是有很多我希望的成長,我都讓它們明日復明日最后明日何其多,比如我一直想提高的英語、比如我一直想開始的理財,因為這些都是第二種拖延癥,即沒有期限的。我雖然完成了眼前的打卡,但是我沒有給自己長遠的人生規劃設定期限,導致恐慌怪獸一直在冬眠,導致猴子一直囂張。
治療拖延癥的唯一方法,就是設置deadline。讓恐慌怪獸容易被激活去趕走我們的猴子,簡單快樂的生活固然好,但是也需要成長、進步,不要讓猴子成為我的大腦中大部分時間的主導者,讓理性決策制定君多出來掌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