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陽江市名班主任黃玉霞工作室要求這學期共讀的書籍,并要求完成一篇讀后感,因此我是帶著任務來閱讀此書的。
對于專業閱讀,共讀是一種團體互相促進的活動。專業書籍,由于理論性強,讀起來比較枯燥。大家一起共讀,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反而有一種激勵的作用。
作者鄭學志,是全國知名班主任,被譽為“班主任的民間領袖”。榮譽無數,簡單點來說他是個班主任大咖。
這本書分為六章,從理論到實踐,把會“偷懶”這事,講述得非常詳細具體。
第一章 尋求一條師生都解放的道路
這一章,鄭老師提出了一個班主任的普遍現狀:累。
為什么班主任會那么累呢?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傳統思想認為要管住學生,二是行為上是跟緊班,緊跟班。班主任事必親躬,身體力行,還吃力不討好。班主任真是身心俱憊。
那如何尋求一條解放師生的道路呢?鄭老師提到,首先要從思想上認清現實:我們無法管住學生。其次要找對方法,解放師生,就是進行自主化的教育管理。
而解放的關鍵在于班主任,班主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一聽,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二做,做學生的參謀、同伴、服務員。三用心,學會解放的技能,心胸要豁達,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四信任,遇事和學生商量,讓學生學會自主,做班主任必須改變。
聯系到自己做班主任這幾年,真心是用苦和累來形容都不為過。以一天的班主任工作為例,班主任真真實實是在緊跟班,跟緊班。上午6:40—7:00跟學生晨掃,7:00—7:20跟學生早讀,就算沒有早讀,一般班主任也會到教室巡查,考勤。接著在辦公室坐著,等下了早讀后跟操。7:20—7:35跟學生跑操。9:30—10:00跟學生大課間。下午14:30到教室巡查,考勤。17:00到教室巡查,督促學生搞好清潔。光看時間表,已經發現班主任事無巨細,都要跟著。如果班主任有課,一整天幾乎沒有閑過。有時候學生有問題,學生談,家長談也往往是要延遲下班時間。加班是班主任的常態。
班主任累不累?肯定累!原因在于什么?反思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一是學校制度的不合理,班主任跟晨掃、跟操、跟大課間成了常態。二是自身班主任專業性不強,不懂管理班級,很多沒必要事必親躬的事兒,自己全攬收了。
為了警惕做個苦逼的班主任,我決定逆襲。首先,思想上要正視,不要再指望能管死學生了。其次,學方法。書中所說的構建學生自主的制度體系、建立一個全面的運行體系、培養班干部、打造學生自主的良好品質等方法。學習并實踐于自己的班級管理中。
第二章 及時改變是“會”偷懶的關鍵
在這一章里,我比較受用的點是:不斷升級講道理的方法。
不會講道理,這是我作為班主任的硬傷。
“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應該是一個善于和學生講道理的老師。我們老師自己說不出道理,那有怎么能夠有效地教育學生?怎么去建立你的優秀班集體?”
是啊,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都是威逼利誘學生的,很少講大道理。因為我自己沒有儲存到那么多道理的理論,壓根講不出道理來。
對次,書中提到升級講理的方法有:
1.注意從報告雜志中吸取新鮮故事,更新講道理的內容。
2.注意從娛樂明星中搜集成功典型,更新榜樣的內涵。
3.注意結合時事熱點,增強道理的滲透力。
看到這里,我也想到自己曾用的方法:小故事大道理、小視頻大感悟、小活動大收獲。通過一些體驗,讓學生有所覺悟。
書中還提到了建立學生自主的制度體系、運行體制、班干培養制度等。從制度入手,依法治班,依法管理。
對次,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發現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是沒有頂層設計的,沒有對整個班級進行全面的調控和把握。沒有班級目標,沒有相應的班級文化建設,沒有相應的策略,導致班級的整體管理是比較零散和混亂。因此下學期,注重班級理念的提升,注重班級文化建設,重新規劃,重新出發。
綜上所述,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就是做一個高效能的班主任。首先要從思想上改變自己,我們無法管死學生。其次要改變自己的方法,從制度體系、運行體系、培養班干部、打造學生品格入手。最后,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讓師生都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