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與傳統文化】專題第10次話題討論精選集

這是【國學與傳統文化】專題9月份第二次次話題討論活動。主題是:《水滸》與江湖,感謝各位的積極參與。

本次討論雖然參與度稍低,但發散角度時有亮點。精彩發言如下:

涼亦歌:鼓上蚤時遷本領不亞于白日鼠白勝,而且他為梁山立下的功勞也比白勝多,可是排名卻在他的后面,不爽!
之辭寡:里面水上的幾個英雄比較瀟灑,張順,阮小二等。水上無敵,也沒那么多風險。看了之后,我就一直想去船上生活。
妙音居:林沖和高俅的結局讓我聯想到了現在的職場,所謂為了公司利益犧牲員工個人利益,其實就是為了領導個人利益犧牲員工的合理利益。宋江為了招安,犧牲了林沖報仇的合理利益,其實招安不見得為了梁山好,而是為了宋江小團體的利益。
逸文:倘若宋方聯手打下江山,有兩種結果,一是與李自成、洪秀全一般虎頭蛇尾,要么似劉邦穩坐江山,劉邦文有蕭何,張良,武有韓信,宋江又有誰可堪大用?
費漠塵:有沒有想過,宋江其實是朝廷的人?西游記里,為了讓李世民相信佛教,如來設計了一個圈套,就是涇河龍王那一段,然后讓李世民主動接受大乘佛教派唐僧西天取經。那么,宋江會不會就是朝廷(如來)的一個“工具”?
江橋:宋江本來就有大哥風范,早已拉攏人心。跟著王倫的那幫,后來都沒什么出息,排名也被擠下去了。永遠都是培植自己人,不變之理。
惠明坊:王倫是罪不至死,只是匹夫無罪,懷壁其罪。
蘭馨瑤:王倫心胸狹窄,難成大事,但是確實罪不至死,有時候感覺水滸里殺人如同殺只雞。晁沒死,梁山好漢不會招安,宋江骨子里就是受儒家思想浸淫非常深的一個人,反正我不喜歡宋江這個人,既然上了梁山,揭竿而起,替天行道,那就義無反顧,何苦招安?
心有所定:武松在全書中第一個第一個提出招安,甚至影響了宋江,也是第一個反對招安,又是受魯智深的影響。人對人的影響力是不容被低估的。第三十一回原文:“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不遲。”
心技一體:水滸的成書過程太長太亂,前后不統一是很正常的。等于多人分工著作,最后一人統稿,統個大概都能有交代就不錯了,每個人都保持各自出場時的水準,就不可能了。
蘭馨瑤:武松殺嫂,其實深度解讀潘金蓮這個人物,可以看到人性的多面,很真實。
平天下之文世界:武松殺閥太重!故斷臂留生。出家為行者,魯達大智,眾人皆醉他獨醒,且多為他人難為之事,故善終!水滸充滿了佛家報應輪回!且多為現世報。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滸中,關于揚雄老婆的一大段描述,什麼什麼兒,什麼什麼兒,一連幾十個。作者一開始就是沖著欲望去的。
湳溪:充滿女性特質的都不得好死,失去女性特質的,反而被奉做巾幗英雄,殺人如麻的孫二娘,顧大嫂,和為仇人賣命的扈三娘,其實很可悲。
江橋:一百單八將里有三個女性,這就是作者筆下的巾幗英雄。不管世俗眼光怎么看,書里是褒揚的。如果沒有這幾個女性,水滸倒失色不少。
少不看水滸,這只是個說法,實際上百無禁忌。只是要有自己的認識,還要多看別的書,避免走偏和簡單的模仿。
霍子荷:我個人覺得水滸的魅力就在于俗、離經叛道、非文明、原始、本能、烏合之眾。那些中華文化剔也剔不掉的雜質,都在這部書里。
惠明坊:得一詩:白馬紅纓色彩新,不是親者強來親,待到馬死黃金盡,親者猶如路陌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