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6

20170806拖延癥治療之三:化整為零 善用拖延? 孩子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切土豆!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何嘗不是為了成就我們自己。孩子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孩子的童真,孩子的每一個腳步,孩子的一撞一跌,孩子的循環往復。剛接觸時間管理的我們,如同孩子看見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興奮、激動、迫不及待。當我們拿在手里,就會邊把玩邊思考,為什么是這樣的,他為什么會動呢。然后可能會厭倦、可能會丟棄。很多天以后,會再次想起,再次遇見,雖沒有了最初的那份興高采烈,但依然會有些許的新鮮,依然會研究半天,但這一次已不同于以往,會有更深的思考,更多的精進。送給那些中途下車的小伙伴們。無論曾經走的快或慢,穩或晃,我們都已經邁出過不一樣的那一步,像孩子一樣,只會走的越來越好,越來越穩。期待你們的再一次同行。

回到正題。

有的拖延是因為習慣拖延,有的拖延卻是因為事情太難。拖延本身也是一種習慣,只是我們不喜歡的習慣而已。當一個人認認真真的踐行時間管理之后,無論是否有很大的成績,這個習慣一定是會很多很大的改善的。但對于那些讓我們畏難的事情呢?

嬰兒在添加輔食的初期,是無法食用完整食物的,特別是像根莖類物質。因為嬰兒的消化系統還很不完善。以土豆為例,所以每一個寶媽都會把食物做成土豆泥,以供寶寶食用。過一段時間以后,隨著寶寶的成長和適應,我們會嘗試提供土豆沫。再過一段時間,會嘗試土豆丁,土豆塊......循序漸進,逐步適應。

當遇到一個讓自己畏難、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時候,怎么辦呢?切土豆!把該事件看成一個難吃的土豆,我們不必著急一口吞下去,嘗試著先切片,再切塊,再切絲或者切沫,總之切到你可以或者沒有畏難情緒的時候。一小口一小口嘗試,終會把它吃掉的,還不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遇到難事,先切土豆!

fontL?W?]?G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班會主題:習慣的養成靠動機和細節 1、組員按照排號分享主題 2、各組長總結上周小組踐行情況 3、班長總結發言 主持...
    劉曉雁閱讀 464評論 0 0
  • 盧靜亦時間管理100講分享 4#盧靜亦時間管理100-31課程分享(拖延癥根治的三個方法): 1、治療拖延癥的第三...
    心靜亦然閱讀 259評論 0 1
  • 張大軍100-30 治療"拖延癥"的第三劑藥方和第四劑藥方分別是"化整為零"和"善用拖延"。 化整為零也即是把大的...
    心靜亦然閱讀 357評論 0 1
  • 是一片殘缺的竹簡 深鏤的點劃 在歲月的灰塵中 失去新鮮的光澤 梳理紛紜的記憶 增補脫落的文字 成為也許并不真實的段...
    葉落秋暖閱讀 365評論 0 3
  • 很機緣巧合來到北塘河邊,也很意外發現這個世外桃源,就純探索而言,值得孩子留戀一番。 蘆葦和鳶尾花交相映輝,有一種回...
    丫丫笑語閱讀 298評論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