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 : 一年365天,可不可以留十八分鐘給一首詩
詩,在不同的生命里有它不同的意義。有些生命,本身就是一首長詩,而有些,則從未與它有過關聯。
于我,詩,如每天的早餐,是必需品,可能享用的時間并不規律,但期盼的心情總是激動。每每靜靜品讀,或縱情朗誦,都像是在追隨時光流淌在不同生命體里的意義,感覺常常曼妙又痛快。
從初中時讀詩,嘗試寫詩,到如今,日子久了,難免會有些重讀無數遍都依舊歡喜的文字。于是,整理些許,與君共享。
1.《七里香》 作者:席慕蓉
《一顆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你終于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蓉 : 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層,而在極深的內里。
席慕蓉的詩常常撥動著少女的心弦,一字一句都以最溫柔的方式縈繞在少女的夢中,總會在她的詩句里看到若隱若現的自己。
動人的不只是她的詩,還有她的畫。書里的插圖都是她親繪的,看看繪畫風格,再看看畫上落款的時間,難免有幾分不真實的感覺。
2.《云雀叫了一整天》 作者 : 木心
《從前慢》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木心 : 守時,是我的惡習。在德國,約定的時間之前十分鐘是準點。
讀木心的詩,滿滿的舊時情懷,沉浸其中,常常分不清眼前身在何時何地,不由自主地隨他回到那些靜悄悄的舊時光景。
但有時,又會發現那是種求新之舊,并非固步自封。
3.《顧城的詩》 作者 : 顧城
《遠與近》
你
一會兒看我
一會兒看云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云時很近
顧城,朦朧詩派代表人物,被稱為一顆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他的詩,如一段段童年的縮影,投射孩子的心,話成年人的憂傷。那張臉上的安靜,也許用安靜無法描述完全,在他的詩中,會隨慢慢長大后不斷重讀,找到各自的答案。
4.《舒婷的詩》 作者 : 舒婷
《人心的法則》(摘錄)
為一朵花而死去
是值得的
冷漠的車輪
粗暴的靴底
使春天的彩虹
在所有眸子里黯然失色
既不能阻擋
又無處訴說
那么,為抗議而死去
是值得的
為一句話而沉默
是值得的
遠勝于大潮
雪崩似地跌落
這句話
被嘴唇緊緊封鎖
汲取一生全部誠實與勇氣
這句話,不能說
那么,為不背叛而沉默
是值得的
為一個諾言而信守終身?
為一次奉獻而忍受寂寞?
是的,生命不應當隨意揮霍
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則
舒婷的詩,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的產物,善用比喻、聯想、象征等藝術手法,將人、情、事、理表達的看似平和舒緩,卻擲地有聲,直指靈魂深處,會讓人因詩觀己,或因詩察物體情。
5.《海子的詩集》 作者 : 海子
《無題》
給我糧食
給我婚禮
給我星辰和馬匹
給我歌曲
給我安息
我的生日
這是位美麗的
折磨人的女俘虜
坐在故鄉的打麥場上
在月光下
使村子里的二流子
如癡如醉
說到海子,常常會思維定式地想到“春暖花開”,而后便是他離開世界的方式。是的,他是一個孤獨的靈魂,在詩歌中游走,用天生的詩魂留存短暫生命的意義。
想來也不奇怪,真正的詩人好像大多短命,也許是眼前的世界不足以留住這些靈魂吧,但不得不承認,正是這個真實的世界,給了這些詩生發和延續的天地。
6.《愿》 作者 : 蔣勛
既然以蔣勛的話開篇,就以他的詩做個短暫的結尾吧。
愿我們的生命都有十八分鐘留給自己,留給那些動澈心扉的詩。如果能每天留出十八分鐘,可以算的上奢侈了吧!
《愿》
我愿是滿山的杜鵑
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
我愿是繁星
舍給一個夏天的夜晚
我愿是千萬條江河
流向唯一的海洋
我愿是那月
為你 ? 再一次的圓滿
如果你是島嶼
我愿是環抱你的海洋
如果你張起了船帆
我便是輕輕吹拂的風浪
如果你遠行
我愿是那路
準備了平坦
隨你去到遠方
當你走累了
我愿是夜晚
是路旁的客棧
有乾凈的枕席
供你睡眠
眠中有夢
我就是你枕上的淚痕
我愿是手臂
讓你依靠
雖然白發蒼蒼
我仍愿是你腳邊的爐火
與你共話回憶的老年
你是笑
我是應和你的歌聲
你是淚
我是陪你的星光
當你埋葬土中
我愿是依伴你的青草
你成灰,我便成塵
如果啊,如果------
如果你對此生還有眷戀
我就再許一個愿------
與你結來世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