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藍?
1
我微博上經常會收到一些私信,上次有個人一來就說:把你微博給我吧。
我太驚訝了:啥?我為什么要給你?
隨即我反應過來,他的意思應該是問我愿不愿意把微博賣給他。
于是我說:不好意思哦,我微博沒有賣的打算。
他很驚訝:我不是要買你的微博,我是覺得你的微博還比較有價值,我拿來可以做我們產品的推廣,你要知道,新產品推廣是比較困難的……
隨后他就說了一大堆他們用我微博做推廣可以得到的好處。
我一臉懵逼:所以?你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他說:我看你整天在微博上發的都是一些很無聊的信息,這個微博你拿著也沒有用,那還不如送給我們呢,我們可以讓它產生商業價值,對吧?
我:那么你的意思是讓我把我的個人微博白送給你們?
他:對啊,反正你拿著也沒用,你完全可以另外開個微博賬號,發你想要發的東西嘛,對你來說,又沒什么影響……
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得默默地關閉了私信框。
我想,如果不是他腦袋壞掉了,那就一定是我的人品壞掉了——到底是人品差到什么地步,才能碰上這么一個奇葩!
2
實際上,我碰到的奇葩還不少。
經常會收到這樣的信息:
-因為我在認證,所以你趕快關注我一下!
-我剛發了一條微博,現在需要點贊,你快去給我點一下,地址是:ABCDEFG……
完全是霸道總裁不容拒絕的口吻啊。
而且,我完全不認識他們!
上次有個公號想轉我文章給我發郵件,讓我給他開個白名單。
因為怕錯過郵件,我郵箱是設了自動回復的,大意是:你的郵件已收到,兩天之內會回復你BALABALA……
結果他看了自動回復,又給我發了一封郵件來:兩天回復?我今天就要轉,你給我說兩天?呵呵,你今天之內就給我開!
我想說這位哥哥真的很具有炫酷狂霸拽的優良品質呢。
讓我一瞬間就有身為給他家打工的打工仔錯覺。
還有一個公號,曾找到我表示想要做個互推。
她一上來就噼里啪啦說了一大堆自己的要求,需要我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時間什么方式做她們才會滿意。
作為一個卑微的小公號運營者,我簡直受寵若驚啊,趕緊拿筆一一記下,表示都聽懂了,然后我問她,關于我這邊的需求你們是怎么安排的呢?
我畢恭畢敬拿著筆在電腦前等了半天,沒,一,點,回,音……
我以為她們是不想合作了,哪知幾天之后,她們又給我發信息:親,你可以推我們的號了哦,你按照什么什么要求,怎么怎么做……
我再次詢問她我的需求她們是怎樣安排的。
還是沒任何回音。
數天后她們又出現了:親,你可以推我們的號了哦……
我:……
3
我以前做人機交互,解決的是人向計算機發一個信息,然后計算機如何回應的問題。
所謂的交互,就是有問有答,有給予有回饋,是雙向進程。
但在連計算機都可以做到針對你的給予,執行相應回饋的時候,我發現某些人的思想行為模式還依然是單向的。
他們往往只會想到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他人為自己做什么,而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給別人帶去什么,為別人做什么。
我有個朋友前段時間裝修房子,負責刷墻的工人只想到怎么偷懶怎么偷工減料怎么馬虎過關,墻刷得像狗屎一樣,還妄圖從朋友那里要點小費。
朋友一看墻就想要抓狂,哪還肯給他小費。
刷墻工要不到小費居然還瞧不起朋友,諷刺他是太窮,連小費都給不起。
朋友指著墻說:你先看看你自己做的工,你先看看你給了我什么!
很多人只想著不勞而獲,只想得到,而什么都不想付出。
他們天天盼望著天掉餡餅,還要正好砸在他們的碗里,如果天不掉餡餅,他們就埋怨天不善良,不是好人。
殊不知,任何人都不是傻子,哪會把手里的東西白白拱手相讓。
別人不給你,不是別人不善良,而是你沒有給別人帶來相應的價值。
你想要得到什么,就得先付出什么。
我爸是個畫畫的,經常會遇到奇葩,一上來就說:你這畫不錯,我想要,你給我畫一幅唄。
純粹當我爸是他的御用免費畫師。
有時我爸畫了一幅自己很滿意的畫,準備留存,總會有人說:你放在那里也沒用,不如給我。
說話的人是個畫商,做的是字畫買賣,他拿著白要來的畫,轉手就把畫賣了錢放入自己口袋,還恬不知恥要我爸繼續畫了來白送給他。
身體力行了“空手套白狼”五個字。
而在我爸拒絕了他白要的不合理要求后,他居然還很氣憤,義正言辭地說:你留著又沒有用,居然還不送給我!
自己不想出一分的力氣,一分的財力,卻只盯著別人手里有什么,一旦別人手里有了好東西,就千方百計只想從別人手里搶過來。
我覺得我低估了這類人的數量。
實際上,環顧四周,總是輕易就能找出這些人來。
比如,女人中有一種人,專門習慣于做別人的小三。
當看到一個有錢的優質男人,她們往往就有一種“很想要”的欲望。
征服調教一個單身男人,遠不及從別人手里搶來一個現成優質男人更令她們覺得刺激和滿足。
她們會說:你留著這個男人也沒用,不如給我。
然而,當她們真正搶到了這個男人后,倘若又出現了“想要”的另一個優質男,她們又會毫不猶豫地拋棄得手的東西,再去搶奪下一個。
這種女人,也被稱為“慣三”。
4
習慣于說:你留著也沒用,不如給我的人,實際上,是只看得見自己欲望的人。
對于他們來說,他們就是宇宙的中心,其他人都是生而為他們服務的。
其他人手里有好的東西,只要他們想要了,就會義正嚴辭地認為,這些人都該為自己服務,都該主動把他看上的東西拱手送到他的面前。
他們沒有換位思考的能力,從來不會替他人考慮。對于他們來說,他的意識,他的欲望,就是整個世界的意識,整個世界的欲望。
除了他們自己之外的其他人,都只不過是一個符號而已。
如果他們肯換位想想,就會明白,不是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父母,可以無條件寵著自己,把手里的東西拱手白白相讓。
人都不是傻子,你想要得到別人手里的資源,你就只能先看看自己手里拿著什么資源,再嘗試用自己的東西來換。
連小孩都知道,想要玩別人的玩具,就只有拿價值對等的東西去嘗試交換。
注意,不是“交換”,而是“嘗試交換”。
因為別人肯不肯和你換,決定權在別人手里。
只要你想要的那個東西,所有權在別人的手里,那么他給不給你,是他自己的權力。
你沒有權力只是因為“很想要”,就著手搶奪,甚至義正言辭“他明明拿著沒用,卻還不給我!”
就算他拿著沒用,那也是他的東西,而不是你的。
可笑的是,這個道理,居然很多成人都還不知道!
-END-
*文章:清藍,毒舌界的一抹溫柔。平臺轉載或合作請后臺聯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