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個字寫了很多遍你都不認識了一樣,你每天透過鏡子看自己,你知道那是誰嗎?
如果你不是你,那么你是誰?我們生存在這個世上的意義是什么?
“是為了死亡,通過死亡得到救贖”
葉藏的一生中自殺多次都未能得到救贖,所以他開始沉淪,酗酒,吸煙,貪戀女色,凡事能做的一切壞事都被他做盡做絕,可就是這樣的一個“罪人”企圖通過自殺來結束他這并不光榮的一生都不能如愿,所以他只能茍且的活著,既然他都不是他自己了,他就為了別人而活著。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多么悲的一句話,卻讓很多為之流淚。一個人究竟有著怎樣的內心才會說出這么喪的一句話?況且,為了別人活著又有什么抱歉的呢?
終于,在這本《人間失格》中,我窺探到了作者那卑微而又敏感的內心。那個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太宰治也會說出“終此一生,我依然深信,在絕望的彼岸,一定充滿了希望”這樣溫暖而又治愈的話。
人間失格,即失去了做人的資格。做人也需要資格嗎?如果世上的吸毒者,嗜賭者,好色者都可以有做人的資格,那么做人的資格的標準未免也太低了吧。
全書由序言,手記和后記組成,后面也添加了些太宰治一些其他的作品。開篇對三張照片的描寫,讓人不禁為之一顫,詭異的表情,感覺不到活人的生氣,對照片里的人趕到悚然,產生厭惡感,不得不說,本書寫的太陰暗了,將赤裸裸的人性體現的淋漓盡致。
幼年的我們,應該是天真爛漫的,可對主人公葉藏而言,他太早的成熟讓他時刻都不忘扮演滑稽相去逗人發笑,一但有人說他不好,他便覺得自己的的確確做了一件讓人誤解的事,所以他忍,對別人的指責從不反抗。
甚至他說:不管怎么做都行,只要能逗人發笑。他總是選擇犧牲自己,迎合別人。到最后,他連選擇的能力都不具備了。
他為此感到苦惱,不曾一次想過自殺,與常子相約跳海卻意外獲救,在與良子的生活中,過量服用安眠藥卻也只是睡了三天三夜。
他認為:死亡能給自己帶來幸福。
他自卑,自卑到不敢為自己的所有權與他人相爭,哪怕最后會感到可惜。
“從那天夜里,我的頭上出現了白發,對所有的一切越來越喪失信心,對其他人越來越懷疑,永久地遠離了對人世生活所抱有的全部期待,喜悅與共鳴”
當他唯一的希望——良子,被人侵犯之后,他這樣說到。
在太宰治的筆下,他走到了27歲,卻像40多歲,卻還是堅信,一切都將要過去。
是的,一切真的過去了。
作者寫完這本書,自殺了,我想他一定得到了救贖。
如果你的一生只是為了迎合別人而存在,你就不是你了,那么你是誰?
我不知道,你還能是誰呢?
生而為人,的確很抱歉。
大家好,我是涼城未涼,最近看完了這本《人間失格》,全書比較陰暗,導致心情有點煩躁。這是到目前為止我唯一看過兩遍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