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位微信好友,經常在別人的微信下面留言,用佛家的語言來評論。對于沒有學過佛的人來說,看到后云里霧里的。當然我認為 佛學是更高層次的學問,一般人不懂但是不可以妄自菲薄。但是不問問別人的感受就直接布道,是不是能達到他的效果呢,很懷疑。
這就是一種信念的來源——遷移吧?如果是這樣,我想長期下去,會有人有影響的。如果來個專欄,如何把自己的信念遷移出去?我想,會有方法的。我們都去過寺廟燒香,那種場景下,很難不去從眾燒香拜佛一下。所以要達到影響效果,一是可以大場景影響,比如宗教場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還有自己參與的,都是一整套的儀式,一般人在參與以后,會有獎勵說自己做到了一場洗禮,內心升華。二是會有道行淺或者刺激不夠,就用時間來積累,每天來點傳輸,就可以日積月累,很多人都最后相信你了,因為你比別人做的好的地方在于你一直在做輸出,一直在,沒有變。
但是話說回來,站在被影響的人的立場,怎么才能避免被影響進而信念被遷移過來造成改變呢?(有人說直接拉黑,可是有那些身邊人躲不開的情況呢)我們學過分身術,直到信念的來源,并且對于信念,有個原則就是“念起即覺”,即隨時覺察自己的念頭,有了錯誤信念就抓住它,一點一點看住它,觀察它的變化。這里避免其它信念的影響,最主要的是你不接觸,如果接觸,那么要觀察自己的小我。另外一點,就是樹立正確信念,并且加強信念,讓信念不被影響走偏。
其實,說到遷移,有一個例子我想到了就是“傳銷”。也是一輪輪的不同的人來洗腦。讓你沒有時間自我思考判斷,只是掉入那種周圍人都在狂熱、而你的小狗也出來咬幾下的小我聚會中。
所以,避免這個負向的遷移。需要做到:第一做的就是積極主動,主動不去做接觸,不去投身進進入。第二就是可以看清楚本質,很多理念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范圍擴大后就不那么合時宜了(比如對“一個人可以走但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很遠。”的理解,就不是所有的'一群人'都可以走很遠)。第三是反向輸出,就是那些想要影響你的人,向他們輸出你的邏輯,而且是強邏輯,這樣兩者一比較,很多熱心腸就可以安靜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