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依然很熱,但在上次講過家長場的教室里,卻沒有再感覺燥熱!我的心情大不一樣了,我想這得益于最近對“重復”有了新的感悟吧!
今天早上聽書,聽到了從“知道”到“做到”的秘訣就兩個字:重復!
一開始還真有點失望,但聽著聽著,發(fā)現(xiàn)那說的就是我嘛!呵呵!以前聽到這句話會很不以為然,甚至會覺得沒有多大意義,知識總是新的好,都會了還重復啥?浪費時間和生命嘛!可是現(xiàn)在的我發(fā)現(xiàn),我有知識的廣度卻沒有知識的深度,這也讓我好多年里沒有多大進步。
真的是“信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成果!”
我的信念系統(tǒng)一直不認為一個知識要重復扎根有多重要,于是你會看到,我經(jīng)常拿著書看也經(jīng)常拿著不同的書看,呵呵!結果呢?我自己把自己打造成為知道很多卻不能深挖的家伙!
這個念頭的轉變得益于今年6月,我又重新開始卓越父母家庭教育公益講座,開始對著同一個稿件,同一個PPT,同一個模板不斷的重復、重復、再重復!
慢慢的,我接受了這種重復,有了一種熟悉的感覺,對那些文字開始把控了!我開始在某個環(huán)節(jié)恰當?shù)那袚Q理論和故事了,開始控制聲調、控制形體、控制眼神、控制表情、控制語速、控制停頓、控制回應……
哇!在一次次的重復中,我竟然有這么大的收獲!
記得我和家長在溝通孩子寫作業(yè)的問題時說:不同的孩子關注點不同,對于好動的孩子,我們就要關注他的靜;對于怕出錯的孩子,我們就要關注他的每一次果斷回答;對于拖拉的孩子,我們就要關注他的時間緊湊……
我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在還沒有熟悉的情況下就去嘗試難度,誰說不是給自己出難題,給來到身邊的機會發(fā)出能力以外的挑戰(zhàn)呢!我曾經(jīng)僥幸的成功了,但卻在那次嘗試后自認為沒問題而轉向了,結果是好似蜻蜓點水,哪塊都沒扎下去!
那么,對于我的這個問題,最應該關注的就是一個點往深處扎下去,而且是要耐得住性子!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講到吸引力法則,講到同頻,講到被關注到的就是和你同頻的,正好你這段時間需要它,就會因為同頻而吸引到身邊。(做個小廣告:如果想聽相關內容,請下載“荔枝FM”搜索FM1851376收聽)
比如,我最近在專注于尋找做團體體驗的實操案例,就意外的在購買的一個網(wǎng)絡課程里點開了這個內容,呵呵!
一切的發(fā)生都剛剛好!
最近,一直在講公益講座,主要是教師場和家長場!原來在糾結的單一的問題現(xiàn)在沒了,因為我融進了重復的體驗當中,體驗到了重復的意義和價值:不斷的提升和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我發(fā)現(xiàn)我不再那么急躁,不再就和趕場子一樣顧不上觀賞四周的風景!我慢下來好多!
記得好多年前和我的二姑子去她廠里幫忙,就是把剛生產(chǎn)出來的零件從生產(chǎn)線上裝到小推車上然后運到指定地方再一個個擺上去。聽起來很容易吧!你一定想不到在我身上發(fā)生了什么?還不到半個小時,我就開始打哈欠,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一副狼狽相,二姑子和幾個同事一個勁笑話我,說:“文化人,干不了這個。”她們卻饒有興致的聊著家常快速的干著活。呵呵!
到今天我都特佩服她們每天機械的重復同樣的工作是怎么做到的!要說興趣,我想沒有一個人對這個流水線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感興趣的,但為什么他們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復同樣的工作呢?我想:一是有工作目標在激勵他們,二就是可以聊天,什么家長里短、天文地理、電視電影、甚至出軌小三什么的,再不行聊聊張三李四,呵呵!(純屬演繹)
就算是這樣的流水重復都有新的內容更替,更何況是講課?更換不同的群體、不同的場地、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心境……只是同樣的講義罷了!而同樣的講義也完全可以講出不同的感覺來!
這樣分析下來其實和之前的想法并不違背,只是我忽略了“重復”背后的新意,“重復”過程中的總結和提升!
達爾文畫了幾萬顆雞蛋,愛迪生發(fā)明電燈重復了10000次實驗,吸塵器是5000多次實驗的產(chǎn)物……
前幾天和一位微信好友說起我寫的文章,他的評價是:主題鮮明,但缺乏文學氣息。我完全同意,我感受到我之前在寫文章時就想著簡潔明了,就想著表明主題,快點寫完就好了!甚至有時,又想寫又怕浪費太多時間。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之下,寫出來的效果也是打折的。
從來沒有靜下心來對一個詞感受這么多,闡述這么多,這些都感恩于自己做的這個決定:要在2018年6月前晉升卓越父母國際研究院的中級導師!
在重復的過程中螺旋上升,在重復的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在重復的過程中植入新的目標,在重復的過程中深深的扎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