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覺得,秋是四個季節(jié)中,最詩情畫意的一季。
早上出門去改衣物,剛出樓道,就聞到一陣清甜甘冽的濃香,腳步便被這數十株金桂留住了。照理來說,桂花應在中秋時節(jié)放,也許是天氣寒冷的緣故,今年竟然拖到了重陽。
去年搬到這個小區(qū)的時候,亦是十月下旬,小區(qū)里木樨盛放,芬芳吐露,頗有幾分家鄉(xiāng)的錯覺。搬離的第一所房子,是一處破舊卻干凈的民宅,地處街邊,晚上鬧市人來人往,燒烤攤里的猜碼聲、小商販的叫賣聲絡繹不絕,我們沒有陽臺,衣物晾曬在窗臺邊,次日收來總有淡淡的煙熏味。
在這個雨天必漏雨、廚房有蟑螂、鄰居總吵架、偶爾有變態(tài)的出租屋里,我度過了自己二十三歲的生日。畢業(yè)之初,小半年沒有發(fā)工資,我和舍友都是脾氣倔且好強的人,兩個人都不肯問家里要錢,憑借著大學里存下的些許余額艱難度日。我們的家里除去鍋碗廚具空空如也,沒有冰箱,沒有熱水器,沒有洗衣機,但是我們都樂呵呵的表示:一定會有的。那天我們買了一個十塊錢的栗子蛋糕,去看了午夜場的電影,在柳江邊吹了一夜的風。
后來輾轉看了幾處房子,便決定要租下此處,因為滿園金桂芬芳,且庭院寂靜,實在適合我們這些睡眠質量差的人群,后來歷經幾個季節(jié),才發(fā)現春有紅桃玉蘭,夏有枇杷蒼翠,秋季自不用說,連冬天的清冷,也被不知名的小花小草隨意抹去,增添了不少人情味。說來也奇怪,我的睡眠質量也是一天比一天好,甚至提前適應了離退休生物鐘,晚上十點就睡意襲來,次日六七點又準時蘇醒,我的房間緊靠陽臺,秋日里若每日都能嗅到桂花香,實在是一件美事。
我始終覺得,秋是四個季節(jié)中,最詩情畫意的一季。它不似春天數日延綿微雨,也沒有夏日的潮濕悶熱和冬季里的嚴寒肅殺。滿山的綠樹在秋天里分出層次鮮明的顏色,橙黃、鮮紅、翠綠,實在好看。秋的空氣里有微微的干草香,像忙碌了一年的人,等待這終年的饋贈。而且我喜歡的詩句中,描寫秋的太多太多,秋意濃,人亦更加感性,這種感性不是荷爾蒙的沖動,而是一種理性思考后對于事物和美的抒發(fā)的感性。
而關于秋的詩句,少不了又要寫到桂花?!叭碎e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每一句細細品來,都余韻悠長。我的家鄉(xiāng)在桂北,天氣寒冷,多植桂樹,求學的年紀,校園里都種滿了桂花和銀杏,那時候的秋天,真是美極了。秋風陣過,校園里滿是金黃,我們用掃把掃起厚厚的花堆,濃郁的香氣就染在我們身上,有的同學拿著小瓶子一粒一粒的撿著桂花籽,桂花籽落在地上,本是用不著的東西,但據說有藥用,多少多少錢一斤,便誑得孩子們低頭猛撿。
我父親是一個少年心性的人,每到金桂盛開的時節(jié),他總是會偷偷跑去別人園子里攀折幾枝,放在車里裝飾,他的衣服口袋里也經常會出現細碎的花朵,他用紙巾將花朵小心的包好,放在身上,香氣能保持很久。有時我也會學他,將幾朵桂花壓在書本里,等風干之后再做成書簽,這個習慣保留至今,有時是滿天星,有時是薰衣草,我很喜歡這些花朵細碎的品類。
記得有一年秋天,父親和母親去學校接我,我很小的時候便去學校住校,和他們相處的時間并不多,天色已晚,行至加油站附近時突然聞到一陣馥郁的濃香,父親道:“桂花開了,你們在車里等等,我下去看看。”我暈著車,弱弱的回應:“你不要去偷摘別人的桂花,這是種花的園子,別人會罵你的?!备赣H哈哈一笑,“他滿園都是桂花,我折幾枝放車里,這樣你就不暈啦!”后來過了許久不見父親回來,母親便下車去看,后來母親虎著臉把父親領了回來——他折人家的桂樹被發(fā)現了,人家扯著他來罵要他給錢,他身上沒有錢手機又不在身上,值得等母親前來領他。
說來都是很多年前的回憶了,父親已將近半百,頭發(fā)也漸漸稀疏,這些年的波折和變故在他的容顏上印著鮮明的印記,有時候我看著父親,總覺得很恍惚,他怎么也這樣老了,他這樣的人,怎么會老呢。父親確確實實的老了,曾經的混賬事混賬話他再也不做不說了,像個貪嘴的孩子一樣守在母親身邊,我的母親這幾年也長出了些許皺紋,不過連我都到了可以長皺紋的年紀,父母怎能不老呢。
只是每每見到這點點桂花,總是會想起少年的情景,木樨花再開,又是一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