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共享經(jīng)濟已滲透人們的生活中,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等等在各大省會城市中已數(shù)見不鮮,各公司在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提高它們的利用率,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獲取規(guī)模利潤的目的。
? ? ? ? 之前看過摩拜單車創(chuàng)始人胡瑋煒的一個演講,她說摩拜的靈感來源于去國外的一次看到共享單車經(jīng)歷,這個觸動了她的“單車情懷”,對于80后的人來說,大多數(shù)小時候都做過爸爸的單車。而且,單車可以解決人們5-10公里出行的問題,不用再坐公交、擠地鐵和公交車。商業(yè)模式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一舉成名天下知”,現(xiàn)在摩拜已基本覆蓋到了地級市,ofo一路緊隨,兩頭巨頭的競爭也是愈演愈烈,也造成了“酷騎單車”的黯然離場。
? ? ? ? 就在前幾天,ofo小黃車只要支付寶芝麻信用分在650以上可以免押金,僅此一點,依托支付寶客戶端巨大的客戶流量,極大的刺激了小黃車的投放量,感覺走到哪里都會能看到。但是,共享單車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占用人行道、隨意停放、故意損壞,甚至被堆積到路邊,地鐵口、寫字樓旁邊單車簡直是多如牛毛,非常影響市容和交通。人們享受了單車帶來的便利,為什么對它們不愛惜呢?又要回歸經(jīng)濟學。
? ? ? ? 邊際效用指在一定時間內(nèi)消費者增加一個單位商品或服務(wù)所帶來的新增效用,即總效用的增量。通俗的說,就是人們多消費一件商品或服務(wù),給人們帶來的額外的滿足感。
? ? ? ? 拿共享單車來說,對于消費者而言,選擇ofo和mobike本質(zhì)是沒有任何區(qū)別,都是代步工具的用腳蹬的兩個輪子。每個人出行一輛單車已足夠,而單車巨大的投放量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需求,因為隨便一個什么地方都能容易的找到一輛車。比如ofo和mobike都推出了月卡不限次數(shù)騎行,2元或者1元暢騎一個月,對于單次騎行來說成本基本忽略不計,就是有了太多選擇后,單車已經(jīng)不能給人們帶來任何滿足感了。
? ? ? ? 邊際效用遞減,是指在一定時間內(nèi),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shù)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當一個人連續(xù)消費某種物品時,隨著所消費的該物品的數(shù)量增加,其總效用雖然相應(yīng)增加,但物品的邊際效用(即每消費一個單位的該物品,其所帶來的效用的增加量)有遞減的趨勢。通俗的說,就是人們對物品或者服務(wù)的欲望,會隨著欲望的不斷滿足而遞減。如果物品數(shù)量無限,欲望完全、隨時可以得到充分滿足,欲望會遞減至零,甚至為負值,這時商品就會趨于免費。
? ? ? ? 清楚了上面兩個定律后,不難發(fā)現(xiàn),在我們生命中最有價值的陽光、空氣、水分,因為無限多,邊際效用幾乎為零,所以全是免費的,才會有肆無忌憚的空氣污染、水污染,為了賺錢很多商人甚至是無所不用其極,而且受到的懲罰和金錢比起來也是微乎其微,這就會造成公用物品的悲劇。共享單車也是如此,當一個人急忙趕地鐵時很可能就會把車子路邊隨手一方,雖然交的有押金,但是對他而言除了車子沒有鎖好造成的花費沒有其他任何損失,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街頭堆放單車的地方比比皆是了。
? ? ? ? 越難得到的越會被珍惜,因為付出了巨大的“沉沒成本”,無論是買東西、買服務(wù),或者是信任、感情,這點都適用。相反,輕易得到的就會視如草芥,比如洗手間 一直流水的水龍頭、大量浪費的手紙,整是這些不好的現(xiàn)象催生了感應(yīng)式水龍頭和烘干機。還有火鍋店里的自助調(diào)料區(qū),因為大量供應(yīng),加上消費者本能的認為已付費,也會造成大量浪費。
? ? ? ? 最后,用《朱子家訓》中的一句話收尾,“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更美好的時代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參與,共同的努力才會讓我們的星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