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期有一位蓋世英雄,生得面如美玉,銀盔銀甲,意氣風發(fā)。他本來應(yīng)該是一位偏偏少年,無奈命運跟他開了一個又一個不怎么善意的玩笑。
一天,他的父親接到了朝廷的一封詔書,要他到許昌報道。其父做了一番安排后帶著人馬去了許昌,而這一去,就成了永別。他的父親死在了許昌城外,殺死他父親的正是那所謂的“亂臣賊子”曹操。
他的命運從這一天發(fā)生了改變,他誓為父親報仇。
潼關(guān)之戰(zhàn),他猶如神兵天降,打得曹兵丟盔棄甲,打得曹操割須棄袍,差一點就要了曹操的命。
劫后余生的曹操甚至都發(fā)了一聲感嘆,呂奉先也不過如此啊。這個人就是馬超,一個可以和呂布、關(guān)羽、張飛等名將齊名的英雄。論勇武,在當時,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戰(zhàn)場就是戰(zhàn)場,老謀深算的曹操,捋著自己參差不齊的胡須心生一計。這一計,讓馬超與自己的叔父韓遂劍拔弩張,最終被曹兵殺得剩了幾百人跑回了西涼。彼時的馬超,與韓遂分道揚鑣,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們也所剩無幾。這是命運第二次和他開的玩笑。
回到西涼,馬超繼續(xù)招兵買馬。憑借他的英勇善戰(zhàn)和在西涼人盡皆知的口碑很快就恢復了元氣。
馬超再次起兵伐曹,仍然所向睥睨。與上次不同的是,馬超更加的偏執(zhí)了,他把心中的仇恨寄托在了所過的每一座城池。在他手下曹方投降的將領(lǐng)大多沒有善終。
他唯一重用的降將是一名不怎么想投降的官吏楊阜,他覺得這樣的人有氣節(jié)。于是他讓楊阜守城,他把一家老小百于人口放在了楊阜身邊。這是命運和他開的第三次玩笑。楊阜策反,殺光了他的家人。
無奈之下他投靠了昏庸無能的張魯,復仇之心仍在,可他已經(jīng)打不出勝仗,圍攻祁山一個月,破不了張頜。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諸葛亮用計,馬超終于來到了劉備麾下。劉備算是明主,又同樣誓殺曹操,陣中還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似乎這次離報父仇最近。
可這時的他,來到成都城下,環(huán)顧四周,身邊只有從弟馬岱、兒子馬承和一個女兒。無盡凄涼。
之后的馬超雖加官進爵,偶有出場,可再也干不出來驚天動地的大事。一個人到了如此境地,怎么還能銳氣振發(fā),茍活而已。
他的命運無疑是悲慘的,后來入蜀,也算是有了個安穩(wěn)的前程。只不過那個意氣風發(fā)、猶如呂布在世的蓋世英雄再也不見了。
這不禁讓我感慨,如果人生可以換一下順序,如果馬超戰(zhàn)曹前就已入川,或許后來的一切都不一樣。
不知道后來蜀國的那位平西將軍,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會不會偶然的想起少年時的歲月,那個無所不能的蓋世英雄,竟與自己的臉龐,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