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不會畫畫的人。完全不會的那種。
比如,如果現在你讓我畫一座房子,我只會先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做屋頂,下面畫一個正方形做墻,墻的中間再畫一個小長方形做門,門的左右肩膀上各畫個一小正方形是窗子。噢對,最多可能還會在窗子上加兩條波浪線,做窗簾。
然后,即便想破腦袋,也是畫不出別的了。
所以,在過去的二十幾年里,畫畫這件事,一直是我一個不大不小的痛點。
很羨慕拿起筆來就能隨便畫個什么的人,小動物,花花草草,卡通小人,只要看到有人在畫畫,我都會覺得他好厲害。但我一直都不敢嘗試,哪怕是自己一個人在家關上門,偷偷地拿起了鉛筆,也會在猶猶豫豫中一次次放棄掉。
為何我會對畫畫這件事如此畏懼?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直到某天,我想起了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
1
應該是在四五歲的時候吧,從未接觸過繪畫的我,在那段時間突然對它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有一天下午,父母都在學校上課,把我自己留在家里。那天特別有畫畫的興致,就在家里的小黑板上面,用幾根彩色粉筆畫了好久。畫完之后好得意啊,感覺自己畫的特別棒,便心里想著:等爸媽回來,一定要好好炫耀一下。
是父親先回來的,我把他拉到我的畫前面,跟他說這是我用一個下午畫的。
我沒有問父親我畫的好不好,只是站在一旁,偷偷看他的反應。結果,父親的回應讓我大失所望,他只看了一眼,就把目光轉到了一旁,很敷衍地說了句:“挺好,挺好”。
當時的我一定是不高興了,但父親好像并沒有發覺,因為接下來他又說了一句,我二十多年都沒有忘記的話。他摸著我的頭,跟我說:
“孩子啊,咱們沒這個天賦。”
如果說在我的童年,有什么留下創傷的深刻記憶的話,父親說的這句話,一定是其中一個。
在后來的很多年里,每當遇到和畫畫有關的事,我總會想起那個場景,想起還是小孩子的我,在聽到那句話時心中的感受。
從不相信、驚訝,到委屈、憤怒,再到深深的失望。而且如果我足夠誠實,我還必須承認,每一次我想起它,委屈和憤怒的情緒依舊會升起,哪怕已經過了二十年。
我還多次試圖去理解父親當時為什么要說那句話。
只是因為沒有覺察到我在期待他的肯定嗎?是單純的陳述事實,還是故意為之?會不會正是因為他看到了我對畫畫的興趣,擔心會耽誤將來的學習,便下意識地去阻擋了這件事呢?畢竟,在我父親當時的認知里,畫畫是沒有用的,他一定也從未想過他的孩子會和畫畫沾上什么關系。
但所有的猜測也只是猜測而已,永遠都無法去印證,我的父親一定早已忘記了件事。但不管怎樣,從那以后我好像就再也不會畫畫了。
一開始只是喪失了興趣,到后來便成了真的不敢畫。
2
如果不是兩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或許畫畫這件事還會一直成為我的死結。
一開始,是在看到有位好朋友發了幾幅她自己畫的素描,我照舊表達了贊美和羨慕之情,感嘆會畫畫真好。結果朋友告訴我說,她其實從來沒有學過畫畫的,是完全零基礎的狀態,在一個畫室里邊學邊畫,又邀我和她一起去畫。
我動心了。但仍舊拿不定主意。萬一去了之后,一筆都畫不出來怎么辦?萬一三個小時,我畫出來的畫比其他人的都難看怎么辦?就這樣猶猶豫豫又過了好幾個月。直到有一天,去畫畫這個念頭已經在我心里發酵到必須要去做了,我才終于報名了一次課。
那節課畫的是保羅?塞尚的一幅靜物油畫。
左邊是玻璃窗,黑色的窗框,黃色綠色的樹葉從窗子透過來,右邊是印著紅色和綠色葉子的窗簾,窗子下面的木頭桌子上,擺著一盤橙黃色的橘子。色彩是強烈的對比色,一眼就很喜歡。
對著一塊純白色的畫布,心里就開始緊張了。我使勁睜大眼睛,跟自己默念了三遍“要大膽,要大膽,要大膽”,才拿起筆來。
跟著老師的指導,我先用鉛筆按比例把畫布分了三塊,因為這幅畫的三部分分界很明顯,所以不難做到。接著,又拿起畫筆沾上黑色顏料,去畫整個畫面的底色,這時就又不敢下筆了,好像在自己一筆下去,就會毀掉這幅畫似的。老師看我在猶豫,便鼓勵我說可以放心畫,因為油畫的色彩是可以一層一層覆蓋的,畫錯了也沒關系。
稍微放松了一點,開始畫。第一筆還很緊,不敢用力,第二筆就畫得多了一點,第三筆好像就不太緊張了……
等到底色畫完,就開始用彩色顏料涂窗簾上的花、桌子、水果,和窗外透過來的樹葉的顏色、天空的顏色,這時便完全沉浸在涂抹的興奮感中了。
于是我想起小的時候,自己也是特別喜歡涂顏色的,而且最喜歡淺黃色。記得我的水彩筆里,總是淺黃色的哪只最先被用完,我還繼續往那個小海綿一樣的吸管里加水來用,一直用到再也畫不出顏色來了,才戀戀不舍地放回去。
這些明亮的顏色,可真讓人開心啊。
在專心畫畫的三個小時里,我畫在畫布上的每一筆顏色,都像是一只溫柔的手,撫過我的內心。那個委屈和怨恨的小孩,就這樣慢慢安靜了,猶如魔術一般。
回家的路上,我拿著這幅我剛剛畫完的油畫,心中是滿滿的喜悅。不是因為我畫得有多好,而是因為在我完成它的那一刻,童年里那個關于畫畫的未圓的夢,也終于圓滿了。
3
未完成的故事,真的會有難以想象的巨大影響力。唯一破解之法,便是去正面面對它,去給它畫一個句號。
我曾如此執著地,想要為父親當年的那句話尋找一個理由;我曾一次次羨慕別人的畫,卻在自己可以嘗試的時候膽怯地逃走。卻最終發現,我需要的,不過就是去用三個小時,真正畫一幅畫而已。
所以,如果小時候的夢真的來了,就好好擁抱它吧。不要逃走。
我還記得在我二十多年前的那天下午,我在小黑板上畫了什么。是一座小房子,房子背后有一棵大樹,大樹前面是一個穿著裙子的小女孩,她的腳下是草地,頭頂是白云,鮮花開的到處都是。
如果現在你讓我畫一座房子,我依舊只畫得出二十多年前畫過的那個樣子。
但又有什么關系呢?
我已經和畫畫和解了。
#350-little-簡書 little云朵#橙子學院碼字島第5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