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11周六,陰天;
今天的生活感想是:如果生活很亂,亂如麻,別著急,慢慢整理,一定要多點的耐心。繼續加油呀!
初入職場的我,面對負責復雜多變的職場環境。現在急需的技能就是:解決工作無條理的過程就是在積累經驗。
剛來公司三個星期左右,昨天被leader叫去,她問了我很多問題,雖然回答的不咋地,在她心目中昨天的考核不通過,雖說是這樣的情形,遇到一個對我要求這么嚴格的leader,何其幸運,我應該要更加努力,不能讓大家失望。
是的,剛出來工作不久的我,對職場很多方面還不熟,這是不夠的,不然怎么快速成長呢?
面對重復性的工作和無條理的工作,大家普遍的反應就是前者沒有經驗可積累,我剛來公司的工作就是不斷復制粘貼,昨天leader叫去談話,我才醒悟過來,每一份工作都是有意義的,在辦公室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寶貴,甚至是生命中的每一份每一秒都很珍貴,leader的話醍醐灌頂。
著重解決的兩大問題:梳理無條理工作的條理,減少重復性工作的重復。
第一個問題:工作無條理。事實上,除了無法預測的突發情況外,沒有條理的工作是基本不存在的,就算是十分瑣碎和雜亂的工作,經過分類整理,也會變得有條理性。
回歸本質,問題可能并不在于工作本身。而是我們本身的思路沒有條理。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用結構化的思考方法,解決思維混亂和思考不深入的問題。
結構化思維:以事物的結構為思考對象,來引導思維,表達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思考方法。結構化思維認為:除了不可預測的突發情況外,任何一種工作都是可以被規整的。,這種規整是指經過分類后,整理,讓事情合乎一定的結構,規格和條理。比如:
通過以下兩種方法,可以讓思維更加結構化,解決工作無條理的問題。
第一是:金字塔原理,它是一種常用的分析問題的方法。它是指任何事情都可以歸納出中心論點,可以分為三至七分論點支撐。
四個原則:1、結論先行,容易引發思考。所以無論是溝通匯報還是書面寫作,都應該先歸納出中心思想,,將中心思想放在最前面。
2、以上統下,即上一層論點對下一層分論點的總結概括。但需要注意的是:上一層的論點必須要能總結概括下一層的分論點。如果有個分論點不能囊括其中,這說明“上并不能統下”,此時就需要重新考慮找一個更好的概括性的詞條或者分論點重新分類。
3、歸類分組,邏輯遞進。即每一組中的思想必須屬于同一個邏輯范疇。避免重疊和遺漏。
MECE原則:它的主要特征是:不重不漏,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下一個原則:邏輯遞進,即每一組中的思想要按照邏輯遞進的順序來組織。
如果我用以上方式向leader匯報工作,領導會覺得我在浪費她的時間。所以,要重新組織下,
通俗點說,金字塔就是一個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思維整理方式,也是應用最廣的思維工具。
很多時候,之所以工作沒有條理,除了思維混亂外,還有個原因是思考的不夠深入。因為人的大腦思維善于發散性思考,并不善于刨根式的深入性思考,其實說白了就是,大腦喜歡偷懶。
魚骨圖的優點在于:可以對問題不斷進行追問和挖掘,直到找到問題背后的根本原因。
針對一個問題,列明產生問題的“大原因”(魚骨主干)從大要因繼續深挖,列出每個大要因產生的“中要因”然后再去挖"小要因"。(要注意的是:不要太古板的一定要大中小,只要找到了根本原因就可以。大要因是金字塔中的中心論點,中要因是下面的分論點。)
大要因:它是分析問題的第一維度,比如在分析員工流失率高的時候,薪酬,晉升等就是大要因。
小要因:是對大要因的進一步細化,比如針對薪酬績效進行細化,得到績效的分檔沒有拉開分距,不具吸引力
要注意以下三點:
在列明大要因的時候,必須要用中性詞,也就是不說明好壞。
改進工作流程,可以用到方法:ECRS分析原則:
流程中步驟比較多,又無法刪除時,可以利用簡化,可以讓步驟更便捷。
在運用ECRS分析原則時,要注意以下兩個事項。
1、對當前工作流程進行深入分析,明確問題產生的背景和原因。2、改進時應該要循序漸進,不可大動大改,導致流程混亂。
在運用ECRS分析原則前,要對流程繁復背后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分析原因后,再按照取消-合并-重排-簡化四個步驟進行流程改進,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