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你是寂靜的》
這本書啊,是之前有人送的,只是從前的我,斷然是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我會去看這本書的,今天之前,我也不敢想象這本書居然成了我今年看的第一本書。
我是那么討厭林徽因的,縱使她活的完美無缺。總覺得,太過的完美便沒有了價值,她的一生,真真的是活的恰到好處,從隨著父親西游,到認識徐志摩,再到和梁思成結婚,所有的選擇,就像是事先打過一遍草稿一樣。
依稀記得,在梁啟超去世之前,她的所有便是被安排好了的,從她認識梁思成,到與梁思成結婚,到他們任教于東北大學,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梁啟超所計劃好的,他們啊,只需要按著老先生的安排來就好了,不需要考慮任何外物。可也就是這樣的乖巧聽話才讓人覺得不舒服。好像她的整個青春,都未曾有過自己的追求,有過自己的想法,所做的所想的都是老人家所希望看到的。
還有一個原因,自然是她對于感情的態度,我希望她真的愛過徐志摩,曾經。? 她最終選擇的是梁思成,可是即便如此她也從未去斷了徐志摩的念想。張幼儀也說過的“林徽因,若是她愛徐志摩,怎么會任由他在身邊晃來晃去”。在她與梁思成在一起之后,徐志摩仍是向她表達過愛慕之情,若是她在選擇了梁思成的時候明確表示過態度,又怎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想來也不過就是半推半就不接受也不拒絕的樣子了。
再看金岳霖,陸小曼曾在與梁思成結婚許久之后,對梁思成說“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已是有夫之婦,卻在丈夫不知情的情況下愛上了另一人,而那人也深切的愛著她。我想啊,若是那個年代沒有出現過梁思成,她這樣與金岳霖是不是也是神仙眷侶一樣的故事了。總是覺得很可笑,若說徐志摩在她已有所屬的情況下向她表示愛慕是詩人那種融到骨子里的浪漫,那么金岳霖可不會是那種頭腦發熱的書生了。這種情況啊,若不是她自己從未拒絕,金岳霖又怎會在她有家室的情況下向她告白。
我記得曾經有過這么個段子說“如果你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用懷疑,你愛的是后來這個,因為如果你足夠愛前面那人,就不會再愛上別人了”。
他們三人,對于這件事的解決是這樣的:林徽因再告訴梁思成我同時愛上了兩人后,梁思成的回復是“想來想去,我是怎么也比不上老金的,若是你選擇跟他在一起,我祝福你們”,林徽因將這段話告訴金岳霖后,得到的回復是“看來梁思成是真的愛你,我不能對一個這么愛你的人那么殘忍,我退出。”看吧,從頭到尾,她都沒有想過自己該要怎么做,沒有一刀斬斷金岳霖情思的果斷,也沒有9不顧一切和金岳霖在一起的勇敢,不疼不癢,不溫不火的把問題丟給兩個男人解決。
我也在想,若是當時金岳霖沒有說我退出,而是更加猛烈的去追求林徽因,事情會變成怎樣一種發展。
所謂“梁上君子,林下美人”也不過是一群男人為她做出的最合適的選擇而已。
或許是因為我自己也是個女子罷,無論如何也喜歡不起來這種女子。我所羨慕的,是“一生一世,有你足矣”的愛情,而不是這種衡量來去,選出最愛自己的那人,然后流傳下去的美滿愛情。羨慕的是有了你,其他人再看不進眼的純碎,而不是這種看戲一樣等著你們兩人做出個決定的旁觀者態度。
最后一個不喜歡林徽因的原因自然是和凌淑華一樣的。凌淑華當初保存徐志摩的文稿,明確的說過“這是陸小曼的財物”,卻被胡適要走給了林徽因,胡適說,要林徽因幫忙排版選擇出版,會還給陸小曼的,結果最后還不是在林徽因臨死的時候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若說林徽因在徐志摩娶了陸小曼后還任由他在自己身邊晃來晃去只是出于朋友道義,那私自將本該交給徐志摩夫人的文稿毀滅掉……
所倚仗的,也不過是徐志摩對她殘存的感情而已。
林徽因這人,因的長相,是注定討男子喜歡的,只是,像冰心,凌淑華這樣驚才絕艷的民國才女,卻都是對她心存芥蒂的。其中緣由,自是眾說紛紜。
最后用凌淑華的話作為結尾
可惜因為人長的漂亮又能說話,便被男朋友們寵的再難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