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天生自來的,沒有人敢說自己無時無刻不孤獨。相反,與其拼命去抵抗這種孤獨感,還不如試著去適應、去接受它。
《奇葩說》的半決賽,辯題是一個腦洞題——奇葩村有一口愚人井,喝了井水之后會變得意識錯亂、顛倒黑白,所有人都喝了,只有你沒喝,你喝不喝?
正方二辯陳銘發言的時候,提到了《永恒孤獨的鯨魚》,“它在海底不斷發出訊息,十幾年過去了,沒有任何回應。”
這只鯨魚,叫Alice,被科學家發現于1989年。正常鯨魚的頻率在15-20Hz,但它可能有缺陷,頻率是52Hz,發出的聲響,同類聽不見。
十幾年里,它獨自歌唱,獨自旅行,輾轉千里,從太平洋穿越西北通道,最后成為地中海這片陌生海域的隱士。
它可能是廣闊海洋里唯一一只這樣的鯨,但它健康得很。也許,等待同樣一只頻率的鯨出現,需要的不過是時間而已,它得好好活著。
人們想象它是一只孑然一身的鯨,在大海中獨自游動,唱著無鯨懂得的歌曲;人們想象它畢生都在呼喚著自己的另一半,好在,世界就是看不慣那個習慣了孤獨的它,出現了另一個孤獨的它,它們相遇了。
當你開始接受孤獨的時候,或許你會發現原來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孤獨。一切都有一個參照的標準,當你認為自己是孤獨的時候它就是孤獨的。
02
所謂孤獨,就是你發出的聲音別人聽不見。誰都走不進你的心,你也走不進別人的心,你穿著鎧甲和別人擁抱,再使勁都感覺不到溫暖。
孤獨其實很廣闊,有的人獨處的時候會感到孤獨,那是一種想要傾訴表達、獲求保護,卻沒有途徑得到的壓迫感;有的人在人聲鼎沸的舞池、酒吧等場所會感到孤獨,那是一種迫切想要融入,卻又顯得格格不入的挫敗感;有的人會因為美好的事或物,將自己代入而引發遐想,從而覺得自己很孤獨。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其實孤獨也是一樣的,每個人感受到孤獨的方式都不盡相同,但又都殊途同歸。
根據個人經驗,大多數單身狗過的日常生活應該也差不多:每天起床刷牙洗臉一個人默默的吃早餐;一個人獨自去圖書館,看到一本喜歡的書卻不知道該和誰一起分享;晚上沒人約出去玩,只能早早回到寢室里刷刷劇、逛逛空間然后不自覺的時間就過了。
他們吃個自助餐都不敢上廁所,一個人旅行拍不了全身照,手拖拉桿箱適逢拉肚子,找不到人幫忙看行李,只能硬拖著行李進洗手間。看到大街上的買一送一,常常是心頭一驚而后又掉了一地,算了吃不了兩份;就算是玩兩把王者榮耀,沒有同伴只能選單排,沒錢買皮膚,在隊伍里也顯得孤獨。海底撈為什么那么火?還不是因為它有特色,在心理上給你看起來不孤獨的安慰。
03
我有一個朋友特別害怕孤獨,她不敢去面對一個人的自己。每次吃飯必定和別人約,如果對方恰好沒時間或者臨時有事,那她干脆也選擇餓肚子,然后一個人默默的躲回宿舍。
而,相反的是我的另一個朋友,看起來很不合群也顯得格格不入。她想不明白,人活著為什么要按著別人的路子走呢?她偏不,她享受一個人的時候。沒有人會打斷你,沒有人會擾亂你,也沒有人會左右你。
我記得維維安她寫過一篇文章,讓我覺得印象特別深刻。去食堂打飯,排在她前面的女生個子比較嬌小,當時還沒輪到她們,她就拿起手機在看電視劇,她也在身后跟著看。不一會兒,屏幕突然就黑掉了,她按了幾下依然沒有反應,應該是沒電了。維維安打了飯一個人低著頭正津津有味的吃著,突然聽見對面一個女生在打電話發出很開心的笑聲,維維安轉頭看了一眼心中一驚:這不就是剛剛那個女生嗎?
那個女生手機明明沒電了,卻在吃飯的時候故意放聲裝作在開心打電話的樣子。她在拼命掩飾自己的孤獨,為什么大家都覺得孤獨是一件特別不好的事情了呢?
孤獨,看起來不合群,但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
這個世界上不缺孤獨的人,但稀缺享受孤獨的人。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我覺得說得很對,但有的人聽到這句話就覺得特別凄清的意味在里面。其實并沒有,它不過是想告訴世人:多給自己一點時間。
現在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每天都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廣告、消息、朋友圈。在我上大學前,有學長學姐說,進入大學你可以選擇兩種方式那你的大學生活過得無怨無悔,第一種是:好好學習,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上,將能考的證都拿到手。第二種:是社交,可以廣泛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多交朋友。讓你的朋友圈強大起來,這樣你也就跟著變強大。
可我,沒有好好將自己投入學習中,也沒有參加很多社團,更沒有認識很多很牛逼的大咖,想認識別人,可是別人并不想認識我。
我就一個人孤獨的寫作,我知道寫作是一件特別孤獨的在與自己對話、較勁。但我確實覺得寫作能讓我成長,能讓我覺得安心。很多時候,我常常會覺得自己寫不下去了,因為看著周圍的人來人往,竟沒有一個人同我在一條道路上前行,又慶幸沒有那么多的人和我一樣喜歡寫作。
在最新播出的電視劇夏至未至中,其中有一幕是在程七七得知傅小司、陸之昂帶領立夏他們三個人去逃課沒帶上她的時候,面對李嫣然說:“他們去逃課怎么不帶上你啊?”一臉你也沒被融入的神情讓七七內心略微受傷,她就顯得被孤立了,她對陸之昂說:“我們是一伙的,以后你們去逃課一定要帶上我啊。”為了合群,為了顯示是朋友什么都要一起去做,即使被處分也要一起去偷試卷,這是青春我們犯傻的模樣。
麥子奇說:“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之后是成長。”青春,我們都曾迷茫的在抗拒這孤獨,害怕孤獨。而現在,我們要學會享受孤獨,一路成長。
什么時候最讓人覺得孤獨?
我想了想,應該是快堅持不下去的時候。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候,那我回顧我自己孤獨的時光,與自己對話,我才明白:我的世界就是我自己,我的問題也是我自己,我的答案同樣也是我自己。我的夢想還得靠我自己去追求,我的人生路,還要靠我自己來走。
希望你能成為一個享受孤獨的人,只有真正的和它相處,你會發現孤獨并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