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一個朋友聊天,她突然問道:“阿喵,你一個人生活,覺得孤獨嗎?”
然后,我就停止了在手機上打字的動作,靜了下來。
我突然就想起前兩周,有一次老姐和我一起吃飯,她當時問:“你一個人住,還習慣嗎?”
我說:“習慣啊,挺好的?!?/p>
她笑了笑,“有一段時間,家里就我一個人住,每天下班回家都是空無一人的屋子,吃飯一個人吃,話也找不到人說,我覺得自己都快得抑郁癥了。”
我不可置信:“有那么夸張嗎?”
她:“真的,我有個朋友也是一個人住,覺得都要被逼瘋了?!?/p>
所以,一個人生活,孤獨嗎?
好,我回答你,孤獨。
很孤獨很孤獨。
曾經,我是聚會的焦點。只要有我在的地方,必定是歡笑聲不斷。不管在場幾十個人,我都能忽悠地轉,絕對不冷場。
我的朋友有很多,從小到大都是如此,而且我和朋友的關系特鐵,沒有什么所謂的背后插你一刀、講你壞話那種。
如果你叫我說出我最好朋友的名字,我可能要講出一堆來。因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我都有非常好的朋友,到現在也沒有斷了聯系。
為什么?
因為我熱鬧,我開朗。
然后,所有的人,都以為我是一個外向得過了頭的人,甚至他們以為我就只會嬉笑怒罵。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我變得不愛說話。
人再多,我也覺得寂寞。
其實,不是找不到話來講,不是不能和大家嬉笑。
是我內心覺得,沒意思。
我很累,我不想再去照顧所有人的感受,不想活躍,不想再維持一場聚會的氣氛。
有一次,一個朋友對我說:“你變了?!?/p>
我輕輕笑了笑,沒有說話。
是的,我擅長外向,擅長交朋友,但我其實并不愛主動交些無謂的朋友。
就像你會開車,但你不會每次出行都開車。
因為,沒什么意思。
從小到大,本質上,我是一個非常安靜的人。
注意,是非常安靜。
我喜歡一個人。
上班一個人,下班一個人,回到家一個人。
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
自從上班以來,這幾個月,我沒有出去玩兒過。
每個周末,我就呆在家里,一個人,48個小時,看書、寫作、畫畫。
沒有人和我說話,我也不想找人說話。
和老姐家住的很近,十分鐘,她總是叫我過去,我總是說:“不了?!?/p>
陽光好的時候,我就端著一張凳子到陽臺上去,靜靜坐著,曬曬太陽,手機拿在手里,放著輕音樂。一曬,就是大半個小時。會自顧自微笑,覺得這樣的陽光,真好,心里也暖暖的。
然后,又把凳子抬進屋子里,把被子拿出來曬,順便給陽臺上的花花草草澆澆水。
如果時間還早,我會把睡衣換下,拿著鑰匙出門,慢慢走到離家不遠的家樂福逛逛。
一個人走在路上,看天空,看周圍的高樓,看經過我的男人女人小孩。
看著他們笑、他們說話。
有時候,看到一些好笑的東西,我會自顧自的笑起來。然后又會被自己嚇到,很快把笑容收起來,怕經過的人把自己當神經病。
在超市里,我推著車子慢慢向前走,挑選自己喜歡的任何東西,挑選沐浴露和香皂的時候,內心有種溫柔的悸動,雖然也不知道為什么。
每次經過賣牙膏處,阿姨總是游說我買某一款,我總是笑著搖搖頭,但也不接話。
回到家,把東西收拾好,順便打掃打掃衛生。
然后又進到臥室,一個人看書,一看就是幾個小時。
如果是下雨天,我心情會更好,會因為窗外的雨聲,整晚都興奮的睡不著覺。
這樣的夜晚,我就希望拉的很長很長,最好永遠不要停止。
在公司里,我話也很少,不會主動去接近誰,除了偶爾師傅給我講解什么。
所以,一周七天,168個小時,我懷疑自己講的話,有沒有超過二十句。
以前老媽在家里的時候,稍微好一些,晚上回家偶爾會說幾句。但其實,交流也不多。
我想,如果我的老朋友們知道我現在的狀況,一定會大吃一驚。
這是那個長袖善舞的我嗎?
覺得我可憐嗎?
如果你說是,我會覺得你可能誤解了“孤獨”這個詞。
是的,我承認,我很孤獨。
但是,我并不可憐。
我喜歡孤獨的感覺,甚至可以說是享受。
很久很久以前讀《小王子》,覺得很無聊,因為我看不懂。
現在的我,對里面的每一句話,越來越感同身受。
《小王子》里說:“有一天,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p>
記憶中最深的是,那次一個人去云南旅行,長達一周多的時間里,都是一個人獨自行動。
在瀘沽湖的那個夜晚,我躺在湖邊,旁邊不遠處有一群年輕人聚會,他們唱歌、笑鬧,然后另外一邊是兩個女孩子肩靠著肩坐在湖邊,小聲的聊天。
而我呢,就靜靜的躺在湖邊,望著滿天繁星,耳邊的聲音細細碎碎,像是從很遠的地方飄來。
那一刻,我的心無比的安寧。
是的,人人生而孤獨。
但孤獨,它并不是一個貶義詞。
世界太嘈雜了,熱鬧的時候我就聽不見自己心底的聲音。
只有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我才能去安靜的思考,安靜的做自己喜歡或目前想做的事情。
當我處在孤獨的時間里,我才能找到一個真正的自我。
我畫畫不好,但我喜歡,所以在無數個獨處的時間內,我就拿出一整盒畫筆,打開臺燈,一個人在燈光下涂涂抹抹。完成后,自己燦爛一笑。不會與誰分享,也不需要與人分享。
我拒絕了很多邀約,但我也沒什么要緊的事情干,就是一個人躺在沙發上或者是坐在書桌前,看些歷史書??礆v史的洪流,包裹著世間萬物,浩浩湯湯。
有一段時間,老姐一直笑話我像個古代人,對于很多新鮮東西都是慢一拍。
更有甚,發表在某些平臺的文章爆文了,心情高興得不得了,得了,誰也不告訴,默默寫進日記本里。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工作后的我們,每天忙忙碌碌,內心也不是很喜歡目前的工作,覺得很累很累。然后工作又要到六十幾歲。
等能夠好好享受人生了吧,又走不動了。
所以,我們的這一生,到底是為什么而過呢?
我一直想不明白,我問了很多人他們也不明白。
想起從前學過的一篇課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現在讀來,內心一片激蕩,或許古人更加懂得怎樣生活和享受孤獨吧。
忘了是在哪里,看到這個故事。
在俄羅斯北部Khodobarikha的氣象站,有一個叫做Slava Korotki的人在那兒工作,而這個氣象站距離最近的城鎮需要直升機飛行一個小時,整個站內只有他一個人。
Slava Korotki在極地洪荒中孤獨地工作著,與社會幾乎完全隔絕,一個老舊的電臺是他與外界聯系的唯一工具。
這樣的孤獨,他一過就是十幾年。
所以,我想,每個人應該都是孤獨的吧,誰也無法深切的體會或者對別人的孤獨感同身受。
每天上班坐電梯上樓,小小的空間里,裝了那么多人,每個人都是面無表情,就像是只有身體沒有靈魂的生物。
我覺得,有點悲哀。
你孤獨,我也孤獨,我們都一樣。
但,孤獨沒什么不好。
每個人生來,就注定了要孤獨的赴死。
以前上學時,沒有什么錢,想要出去旅行一次,要存很久的資金,現在終于經濟自由了,卻再也沒有時間了。
但我想,如果有時間出去旅行的話,我大概還是會選擇一個人,最好是去一個安安靜靜的地方,深山老林、世外桃源最好。
最后的最后,我想說,外向也不是面具,因為人都是多面性的,外向是你,內向也是你。不要覺得人就一種模樣。
人,都復雜。
不復雜的,不是人。